“襄陽新復,百廢待興,且處前線,需老成持重、熟悉政務之干臣坐鎮,
“臣舉薦京西南路轉運副使李道,其久在地方,政績斐然,
“善安撫流民、恢復生產,定能穩住局勢,為北伐固后方!”
話音剛落,樞密院都承旨、秦檜親信羅汝楫立刻附和:
“王侍郎所極是!李道確為合適人選,襄陽初定,政務為先。”
主戰派豈能坐視要地被秦檜黨羽把控?
參知政事李光出列反駁:
“陛下!襄陽雖需理政,然首要在軍事防御!金虜與偽齊虎視眈眈,須派知兵大將鎮守!
“臣以為,岳招討使麾下統制官牛皋,勇猛善戰,忠勇可嘉,且熟悉襄漢地形,
“由其鎮守,方可保無虞!政務可另派能吏輔佐。”
“李相此差矣!”
御史中丞萬俟卨陰惻開口。
“牛皋乃一勇之夫,沖鋒陷陣或可,鎮守一方、總理軍民政務非其所長!
“若因魯莽激化矛盾或疏于防務,收復之城恐復失!
“臣亦認為,當以文臣主政,武將領兵協防,方為正理。”
“萬俟大人忘了襄陽如何丟的?正是以往文官掣肘、號令不一所致!”
劉光世忍不住出聲:
“非常之時需委任專權,方可應對突發戰事!”
雙方引經據典,各執一詞,爭論得面紅耳赤,朝堂如集市般嘈雜。
御座上的劉禪聽得昏昏欲睡。
這些文縐縐的爭論他大多不懂,只覺為個官位吵來吵去很無聊。
爭論陷入僵局,劉禪幾乎要打哈欠時,靜觀其變的秦檜緩緩出列。
他面容沉靜,似超然于爭吵之外:
“陛下,諸位同僚。”
他向御座和眾人頷首,顯宰相氣度。
“襄陽重鎮,干系重大,人選需慎。王侍郎薦李道,著眼民生恢復,其心可憫,
“李相薦牛皋,著眼軍事防御,其慮亦周。然李道、牛皋或皆有所偏重。”
他頓了頓,吸引所有人注意,拋出人選:
“臣以為,現任知江陵府、權湖北路安撫使劉靖,或可兼顧軍政,
“劉靖曾于地方任職,頗通政務,亦參與過剿撫盜匪,非全然不知兵事,
“且其為人沉穩,或可平衡襄陽軍政,成北伐后盾。此乃臣之愚見,請陛下圣裁。”
秦檜此舉看似折中,實則推出自己派系中更易被接受的人選,心思縝密。
劉禪聽著這四平八穩的話,眉頭微蹙。
他不喜歡這種繞彎子的方式,本能覺得秦檜推薦的人好不到哪去。
而且,他總覺這老家伙像草叢里的毒蛇,看著平靜,指不定何時竄出來咬人。
正琢磨如何否決,又想不出理由的時候……
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呼喊,由遠及近,打破喧囂:
“報!前線捷報!”
一名驛卒連滾爬地沖入大殿,顧不得禮儀,高舉插著羽毛的軍報:
“陛下!岳招討使飛鴿傳書并六百里加急軍報!
“岳家軍三日前攻克蔡州!陣斬偽齊大將李成以下七千余人,俘獲無算!
“偽齊蔡州防御使開城投降!蔡州……光復了!”
蔡州光復了!?
這五字如五道驚雷,在大慶殿炸響!
>gt;劉禪,原本慵懶靠在御座的身體猛地坐直,不耐煩和困倦瞬間被狂喜取代!
騰地站起,不顧帝王威儀,搶著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