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徐青陽去學堂就和各位夫子提了體育課的事,說完后徐青陽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覺得讓孩子們從小就鍛煉身體是很好的建議。”因為他就是一個前車之鑒,“不管他們以后會不會走上科舉這條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都是非常必要的。”
楊博和李煦都可以說是過來人,考科舉真的不完全靠的是學識,還有堅強的意志力和健康的身體以及運氣等等。
“我們都同意!”
“我也沒什么意見。”杜嵐書緊跟著道,他教的孩子年歲都不是很大,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有些時間他都覺得自己的體力有些跟不上他們,用體育課來消磨一下他們的精力也不錯。
有功名的夫子都沒有意見,劉夫郎及劉淳就更沒有意見了,“刺繡一坐就是大半天的時間,若是能讓大家活動下身體也很不錯!”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下了。”李煦總結發道,“不過課程具體怎么安排還是需要再商議商議。”
這一點大家都沒有意見,因為增加一門課程后,所有的課程都要跟著變化,他們需要些時間來安排。
學堂這邊的事很順利的解決了,喬安那邊卻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喬安昨天就和劉貴及張管事他們說好了,今天要把自家那十二畝下等田全部栽上蓼藍秧苗,所以喬安把徐青陽和弟弟們送出門后,交代林青把午飯做好直接給他送到地里去后就出門了。
時間緊任務重,喬安自己也是要下地干活的!
昨日因寫字太多而酸疼的手臂在徐青陽的按摩下已經減輕了許多,起碼今天喬安拿著小手鋤的時候并沒有覺得有什么異樣。
蓼藍秧苗的移栽和其他菜苗的移栽差不多,在事先起好的壟上用小手鋤挖一個小坑,而后把蓼藍秧苗小心的放進去,接著用細碎的泥土掩埋其根部,再用手稍微用力壓實土壤就可以了。
地里的活都是安排好的,起壟的起壟,移栽的移栽,澆水的澆水,按部就班的,沒一會兒喬安他們就種完了一條壟,而后緊接著下一條壟。
就在喬安在地里忙活的連頭都不抬一下時,一輛低調又奢華的馬車悄悄的走進了西河村村口。
因西河村村民都在地里忙著,馬車進村口時根本沒有人發現,等到馬車走到曬壩時,在地里做活的人才看見。
而馬車上的人也終于見到人了,熱情的問:“老人家,麻煩問一下,徐家在哪里?”
徐家?!
被問路的人是楊大叔。楊大叔道:“你們是不是找錯地方了?我們村沒有姓徐的。”
問路的人也驚了一下,沒有姓徐的?
馬車內的人聽到聲音后打開了窗子問:“老人家,這里是西河村嗎?”
楊大叔看了下馬車上的人,溫文爾雅的,嘴角也一直噙著一絲笑意,看著不像是壞人!
可壞人從來就不會把壞人這兩個字寫在臉上,楊大叔警惕了一兩分,“我們這確實是西河村,不過徐家早就從我們村遷出去了,現在村里沒有徐家。”
馬車上的人怎么會看不出楊大叔身上的警惕和防備,可楊大叔說的話他還是相信的,既然他沒來錯地方,那問題出在哪里呢?
早知道就把王管事帶上了...
突然的,馬車上的人想到了一個關鍵點,徐青陽好像是入贅的!
又問:“那有喬家嗎?”
喬家?!
楊大叔稍微遲疑了一下才點頭,防備的問:“你是誰?找喬家做什么?”這馬車一看就價值不菲,楊大叔擔心他們是來找喬安麻煩的。眼睛四處看,手也悄悄握緊,一旦有什么不對勁的,楊大叔就準備大聲喊出來了。
雖然種地時大家隔得都有些遠,可他拼了命的喊,還是會有不少人聽見的。
“我與喬安乃是好友,這次是來找他的。”馬車上的人,也就是黃三爺微笑著說,眼底很是驚詫西河村的人竟然會這么維護喬安。
聽到黃三爺說出了喬安的名字,楊大叔身上的防備減少了些,但并未完全減少,因為黃三爺的樣子一看就不是普通人,這樣的人怎么會和喬安是好友?
“安哥兒這會兒在地里做活呢,你順著這條路一直走到底就能看見他了。”楊大叔覺得與其告訴黃三爺喬家的所在,不如告訴他喬安的所在。喬家現在可沒什么人,萬一黃三爺他們想要圖謀不軌怎么辦?還是告訴喬安現在的所在地比較好,起碼喬安身邊還有劉貴他們陪著,黃三爺他們就算是想要做些什么,也要多顧及一下。
“多謝!”黃三爺向楊大叔道謝過后就讓趕馬車的人順著路一直走下去。
楊大叔看著馬車走遠后立馬就放下了手上的活計,著急的走出地里,順著田埂去找了郭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