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當天下了那一場大雨后就再也沒有下過一滴雨,幸而水田里已經蓄滿了水,河里下降的水位也回到了原先的位置,雖然天氣依舊炎熱,但村民們臉上的擔憂少了很多。
因為他們現在已經開始插秧了,河里的水也能通過水渠分散到每一塊水田里,秧苗移栽后的這段時間不用擔心缺水的問題了。
喬安整天在家忙著插秧和移栽蓼藍的事不知道學堂要招夫子的告示貼出去后在鎮上引起了多么大的議論。
一個位于偏遠位置的學堂居然有兩位舉人老爺執教,現在還要再招收一名秀才老爺去執教,這事無論怎么看都很值得細細探究一番。
告示引起的議論很大,到書鋪去詢問情況的人更多!
不過林掌柜也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只能回復說讓他們根據告示上的時間去三合學堂報名,然后參加考試。
聽林掌柜這么說了之后,圍堵在書鋪前的人才漸漸散去。
很快就到了三合學堂招收夫子的報名時間,徐青陽他們特意挑了學堂放假的一天,就是為了有足夠的時間來回答前來報名的人的問題。
因為徐青陽他們用腳趾頭都能想到前來報名的人心中肯定有很多的疑問!
這不剛把學堂的門打開,徐青陽和楊博、李煦三人就差點被等在學堂門口的人淹沒了。
幾乎所有人來之前都不太相信告示上說的三合學堂是全部用青磚修建的學堂,可等他們到了這地方親眼看過之后,他們才知道告示上說的一點兒也不假。
除了地理位置比不上鎮上,三合學堂哪哪都比鎮上的學堂好!
最主要的是,三合學堂里有兩位舉人執教!
這可是才考過秋試得到舉人功名的人!
整個鎮上也沒幾個!
平日里他們想找機會搭關系都搭不上,眼下機會卻直接送到他們面前了。
他們雖大多來自鎮上,但與那些真正的權貴之家的子弟相比,他們依舊是寒門,能接觸到的東西都極其的有限,所以很多時候靠的還是自己。
如果他們到三合學堂當夫子了,上課之余是不是可以向兩位舉人老爺請教一下功課,共同探討一下學問?更有甚者,是不是可以問一問秋試考試的規矩?
一想到這,在場沒有一個人能不激動!
“請問學堂招夫子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請問怎么報名?何時可以參加考試?錄取的標準又是什么?”
...
徐青陽的情況還稍微好一點兒,畢竟他身上還沒有功名,楊博和李煦就不一樣了,他們倆是這些人主要的‘圍攻’對象。
“先排隊,把名報了之后所有的疑問我都會挨個解釋的。”楊博大喊,他從來沒有這么受歡迎過,感覺渾身長滿嘴也說不清,干脆大吼了一聲,先把讓大家有個秩序。
李煦聞也照著楊博的話喊了一遍,沒辦法!他一個人就一張嘴,實在是說不過十幾二十張嘴。
兩位舉人老爺都發話了,前來報名的人也就不好再追著他們問東問西了,乖乖的排起了隊,反正兩位舉人老爺說了會解答他們所有疑問的。
見人都排好隊了,徐青陽他們就拿出紙筆開始報名了,徐青陽他們才登記了幾個名字,人群中突然沖過來了一個人,邊往徐青陽他們這邊走的時候還邊大聲吆喝,“對不住!學堂的夫子已經有人選了,各位還是請回吧!”
前來報名的人剛安靜沒一會兒,猛地聽到這句吆喝一下子就待不住了,“憑什么?”
可吆喝的人不管不顧,依舊自顧自道:“對不住!對不住!”
“你誰啊?有什么資格在這里說話?”有那站在比較靠前位置的,看見徐青陽他們聽到吆喝臉色微變,就猜到其中有蹊蹺,所以開口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