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和往年相比有些許不同,大家在準備祭祖時更掛心的是什么時候才會下一場大雨。
學堂放假兩天后,不知是上天垂憐還是老天爺突然良心發現,在某一個夜晚悄無聲息的下了一場小雨,雖然第二天還是個大太陽,但下了一場雨之后地里的情況已經得到了緩解。
可緩解也只是緩解,連著兩三個大太陽之后,地里的情況復又恢復到了下雨之前。
整個三月除了月初下過兩三場小雨,月末的時候下過一場小雨,其他時候都是大太陽,連陰天都很少見,天氣熱得格外詭異。
三月一過四月就來了。
老話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幾乎所有人都在等著清明時節下一場大雨,越大越好那種。
等著、盼望著,清明就來了。
清明節當天,早起時天空就特別的陰沉,不似往日一般艷陽高照,“這樣子是要下雨了吧?”喬安看著天空說道。
徐青陽走到喬安身邊抬頭看天,“天上并沒有烏云聚集,也沒有吹風,下不下雨還很難說。”天氣陰沉給人一種特別悶熱的感覺,好像能直接把人壓斷氣那種。
“還是希望老天爺下一場雨!”喬安輕嘆了一口氣,若不是在古代,他也不用完全靠天吃飯了,“再不下雨水稻都不知道什么時候移栽了。”往年這個時候大家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插秧了,甚至有那積極的水稻都已經插完了,可今年都還沒開始。
“確實!”徐青陽點頭認可喬安的話,因老天爺一直不下雨,水田的準備工作就一直沒有做好,水稻的秧苗長得也不好,“我昨個還聽劉大叔說,河里的水位已經下降了半人高了,別說水渠能不能抵用了,再這樣下去,等不了十天半個月連挑水灌地都要成問題了。”
“挑水灌地確實累人!”二月和三月的工錢喬安已經發給大家了。因三月干旱,水稻育秧和蓼藍的秧苗能
存活下來多虧了劉大叔他們不辭辛苦的挑水,所以三月的工錢喬安每人還多發了一百文。
徐青陽伸手在喬安的腦袋上摸了一把,“好了,別想那么多了,趁著太陽還沒出來,早些吃飯也好早點出門。”他們今天要去喬爹的墳上上香。
“也是!”等太陽出來后就沒有人想出門了,還是趁早把該做的事情做了以后再說。
喬安和徐青陽兩人一起很快就把早飯做出來了,吃過飯后兩人就帶著喬然和三寶出門了。在去往北山的路上,喬安他們遇到了不少的人,他們都是抱著和喬安他們一樣的想法,想趁著太陽還沒出來前把事情先做了。
“這天太熱,山上都看不見什么綠色了。”喬安和村民們打過招呼后就和徐青陽吐槽,“怪不得今年我都沒聽說周叔么他們摘到什么新鮮的野菜。”這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野菜可是農家人餐桌上少見的綠色,可今年喬安一次都沒吃過。
“下一場雨就好了!”下一場雨的話大地會在一夜之間復蘇,野菜什么的也會在一夜之間全部冒出來。
“前提是老天爺得下!”喬安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但他們盼這場雨盼得實在是太久了。
剛上完香從北山上下來,突然就刮起了大風,沒有長出多少綠葉的樹枝被吹得左右搖擺,發出‘唰唰’的聲音,喬安一手牽著喬然,一手拎著籃子和把三寶抱著的徐青陽悶著頭往家里跑。
回到家把門窗都關好后,喬安才松開喬然的手,把籃子放在一旁,拍了拍喬然腦袋上的泥土,“這風來得也太突然了!”地里被大太陽曬了很久,風一吹就帶起了風沙,就從北山到家的這一段路程,喬安感覺自己像是在沙塵暴里涮過一回,全身上下都是沙子。
徐青陽也把三寶放下來,三寶被他護得挺好的,腦袋上并沒有什么塵土,不過衣服上弄了不少,“安哥兒,先把然哥兒和三寶帶去換衣服吧,我去燒點熱水來洗洗。”
“好!”喬安正有此意,應了一聲后就帶著弟弟們回屋了。徐青陽把自己身上的泥土簡單撣了撣,把籃子收拾好了之后才去廚房燒熱水。
洗漱完重新換了一套衣服之后,外面的風吹得更大了,喬安透過窗戶看出去,“這下應該要下雨了吧!”
“難說!”他們這地方很少刮大風,就算是刮風也要伴隨著雷電才會有大雨,可這風都刮了好一陣兒了,他們連一道雷電都沒有聽到。
喬安微嘆一口氣,靠天吃飯還真的充滿了不確定性啊!
外頭風吹得大,連門都沒有辦法出,喬安他們就只能在屋里活動。徐青陽忙著批改作業,喬然就忙著做功課,三寶本來沒有功課要做的,但喬安看他總是去打擾喬然,順手也給三寶布置了一些功課。
也不多,就學三個大字,每個寫二十遍就可以了。
三寶再三保證他不會再去打擾二哥了,希望大哥能放他一馬,可說出去的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那是很難收回來的。
三寶開始做功課之后就只有喬安一個人手上沒有事情要做了,喬安覺得自己在一旁無所事事的不太好,便拿出紙筆來畫新家的設計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