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完了種植蓼藍的事,喬安又和徐青陽商議了一下其他土地準備種些什么?
在這一點上喬安和徐青陽的想法高度的一致,他們都覺得種水稻最劃得來,所以喬家的水田除了那十畝下等田以外,剩下的水田都種水稻。
不過說到旱地該種什么的時候,徐青陽提醒了喬安一下,“土地最好不要連種。要不這次就玉米套種黃豆,要不等小麥收獲以后直接種花生,等下一次再玉米套種紅薯。”
喬安還是第一次聽這么專業的話,“那為什么水田每年都是種水稻?”
“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徐青陽是真的不知道,反正在他的記憶中,水田年年種的都是水稻,但旱地上種的東西每年都會變化一下,前兩年喬家的旱地上已經連種了玉米和紅薯了,今年怎么也該換一下了。
喬安思忖了一下,“那這次就全部種花生吧!”要換就換徹底,“等花生收獲了之后就種一茬大蒜。”忘了是在哪看見過,說大蒜具有殺毒滅菌的作用,能把土地的蟲卵什么的殺死,減少病蟲害。
“三畝地都種大蒜?”徐青陽聞有些咂舌,大蒜就是一味調味料,還不怎么受人喜歡,平時種點在田埂邊就夠吃了,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誰一下子種這么多的。
“嗯,都種!”大蒜確實只是一味調味料,但它還有其他的吃法,比如蒜苗,比如蒜薹,比如蒜黃,大蒜收獲后也可以泡糖蒜、臘八蒜和泡菜。
徐青陽不知道大蒜還有如此多的吃法,他現在想的是,如果到時候大蒜實在是吃不完就弄到鎮上去賣!
多少也能賺點錢。
把該商量的事都商量完以后,時間也差不多到了十二點。
喬安帶著已經打過無數次哈欠的弟弟們回屋睡覺,徐青陽則是把火盆處理了之后才回屋睡覺。
第二天早上所有人都很理所應當的比往些天晚了個把時辰起床,喬然和三寶睡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給喬安和徐青陽拜年。
喬安和徐青陽把早就準備好的紅包分別遞給兩人,喬然和三寶拿著紅包就去旁邊拆紅包了。
“喏,給你的!”還是和去年一樣,喬安也給徐青陽準備了一個紅包。
徐青陽欣喜的接過,把喬安給的紅包收拾好之后從懷里掏出了另一個紅包,今年他也給喬安準備了一個紅包!
“新年快樂,安哥兒!”
本來嘛,壓歲錢是長者給晚輩發的,可他和喬安是平輩,只能按照年齡來算。
他比喬安大兩歲,去年是他考慮不夠周全,但今年他可是早就準備好了。
喬安看著遞到眼前的紅包滿是驚喜,“謝謝,新年快樂!”
相互道了新年快樂又拿了壓歲錢,喬安就去收拾昨晚沒有處理的年夜飯殘局,并抓緊時間做一份早飯出來,徐青陽還是和以前一樣,什么也不說,直接挽起袖子就開始幫忙。
普通人家,初一這天都是去親朋好友家拜年,初二就要去外家拜年,不過喬家有孝,誰家也去不成,喬安就帶著弟弟們在家頹廢的玩了兩天,初三才開始和徐青陽一起辦正事,把招長工的單子寫了出來并張貼出去。
喬家張貼出去的單子在楊家村、李家村和西河村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要不是喬家大門緊閉,只怕是門檻都要被鄉親們踩破了。
但再是焦急,鄉親們也只能等大年過去后再說,因為守孝是一件很嚴肅的事。
引起鄉親們諸多討論的不止是喬家這一件事,還有劉家修房子的事。
初五過后郭村長就帶著劉貴去鎮上把戶籍辦理好了,連帶著宅基地和土地的地契也一起辦理了。
回村后,劉貴就把找人修房子的事委托給了郭村長。因為想快一點把房子修建好,所以郭村長一次性找了二十多個人,西河村找了十來個,李家村找了十來個。
劉家買了一畝半的宅基地,打算修建三間大屋的房子,一半用青磚一半用泥坯。這段時間修建房屋的少,青磚和瓦片什么的很快就運了過來,所以在正月初十過后,劉家的房子也開始修建了。
劉家在西河村落戶修房子了,楊家村、李家村和西河村的鄉親們聽到這個消息懸著的心終于徹底落回去了。
這戶都落了,地也買了,房子也在修建了,劉夫郎和劉淳這兩個夫子應該不會再有什么意外了!
鄉親們就安心的等著學堂開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