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陳默的團隊在計算能量衰減率時,無論如何都無法得到一個穩定的數值。這個問題卡了他們整整兩周。凌夜只是在觀測屏前沉默了十分鐘,然后用手指在空氣中劃過,留下一行字:“考慮真空零點能在高維擾動下的共振效應。”
就是這短短一句話,如同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陳默的思路。他們調整了模型,引入了新的參數,最終得到了一個可行的、穩定的能量衰減曲線。
凱瑟琳對凌夜的“神來之筆”佩服得五體投地,她知道,這絕非運氣。她的這位頂頭上司,擁有著她完全無法理解的、堪比超級計算機的分析能力。
終于,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兩個團隊的研究成果,在中央服務器中完成了最后的整合。
凱瑟琳站在全息控制臺前,雙手微微顫抖。她輸入了最后一組參數,啟動了終極模擬。
屏幕上,一個微縮的飛船模型,被包裹在一個幽藍色的、不斷蠕動的光繭中。光繭周圍的星空背景,開始發生劇烈的扭曲,空間像一塊黑色的綢緞,被無形的大手向前方拉扯,向后方的空間則像沸騰的水泡般翻滾。
飛船模型的前方,代表距離的數字在飛速減少。一光年……十光年……一百光年……
模擬結束時,飛船模型完好無損地出現在了數百光年之外的一片陌生星域。
會議室里,死一般的寂靜之后,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所有人都沖上來,擁抱在一起,眼中含著淚水。
凱瑟琳走到凌夜面前,這位一向冷靜自持的女科學家,聲音里帶著無法抑制的激動和顫抖:“凌夜……我們……我們成功了。理論上,我們成功了!靈能躍遷,是可行的!”
凌夜看著屏幕上那串代表成功的綠色數據流,久久不語。他知道,這不僅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文明的轉折點。他們不再是井底之蛙,他們找到了叩開宇宙之門的鑰匙。
“理論可行,”凌夜緩緩開口,打破了喜悅的氛圍,“但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能量供應系統需要小型化和穩定化,控制程序需要億萬年無一失的容錯率。但這扇門,已經被我們打開了。”
他看向窗外,電閃雷鳴,暴雨傾盆,仿佛末日依舊在咆哮。但在他們的心中,卻升起了一輪名為“希望”的太陽。
靈能躍遷的理論突破,如同一道驚雷,炸響了整個“黎明城”。它比“啟明”星港的奠基,更具沖擊力,因為它指明了未來的方向,一個真實不虛、觸手可及的未來。
人類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從今天起,他們終于擁有了追逐這個夢想的,第一張清晰的航海圖。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