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紫外線燈將石碑碎片照得透亮,淡綠色的星塵文在鏡頭下顯露出復雜的螺旋結構。秦婉戴著橡膠手套,指尖輕輕撫過石碑上的刻痕,顯微鏡下的紋路像極了神經元的分支——那是生命的密碼,也是死亡的預告。
“陳教授,這串字符的重復率,和‘諾亞’號的星圖數據庫完全匹配!”葉嵐抱著量子電腦湊過來,眼鏡片上反射著屏幕的藍光,“星塵文的‘語法’是恒星軌跡的數學表達式,每一個字符對應一組天體坐標——他們在記錄‘靈能’的來源!”
陳默教授扶了扶老花鏡,手中的古籍翻到了最后一頁。這位研究古文明的學者,此刻手背上暴起的青筋緊攥著紙頁:“‘靈能’是他們母星的本源能量,像空氣一樣存在。最初,他們用靈能驅動飛船、治愈疾病、延長壽命……直到有人發現,靈能可以直接‘改寫生命形態’。”
實驗室的門被推開,凌夜端著兩杯熱咖啡走進來。他的目光落在全息屏上——那是石碑文字的完整投影,最后一行字符正緩緩旋轉,像一只凝視著人類的眼睛。
“最后一段,破譯出來了。”秦婉的聲音帶著顫音,指尖點在全息屏的末尾,“‘我們曾以為靈能是禮物,直到它滲入地核,喚醒了沉睡的‘原蟲’。它們吞噬靈能,變異成吞噬生命的病毒。我們試圖封印,卻已來不及——母星的生態崩潰,文明覆滅。現在,我們把警示留在這里,愿后繼者記住:靈能不是力量,是枷鎖。’”
實驗室里陷入死寂。葉嵐的電腦屏幕還亮著,星塵文的軌跡在虛空中織成一張網,網的中央,是一個燃燒的星球。
陳默摘下眼鏡,揉了揉發紅的眼睛:“先行者的母星,就是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