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季風卷著咸濕的海霧,拍打在“破浪號”的艦橋玻璃上。伊萬諾夫站在指揮臺前,絡腮胡被海風吹得蓬亂,卻難掩眼底的興奮。他身后的戰術平板上,標注著“諾亞”號沉沒點的坐標——北緯32°17′,東經128°42′,那片被國際海事組織標記為“死亡禁區”的海域。
“報告艦長!”大副的聲音從通訊器里傳來,“第二遠征艦隊已完成集結,共十七艘艦艇,其中‘巨熊號’重型登陸艦搭載了‘深潛者’號潛水艇,‘星隼號’電子偵察艦已掃描到海底地形輪廓。”
伊萬諾夫拍了拍戰術平板,金屬外殼發出悶響:“很好。這次不是‘打撈’,是‘占領’。”他轉向身后的秦婉——后者正穿著白色防化服,抱著筆記本電腦調試檢測設備,“秦醫生,你的‘深海防護小組’準備得怎么樣?”
秦婉推了推護目鏡,指節無意識地敲了敲平板:“三套生物防護服,兩臺便攜式空氣凈化器,還有……”她調出一組數據,“根據‘諾亞’號殘骸的輻射殘留分析,海底可能存在變異微生物。我讓醫療組準備了抗輻射血清和基因穩定劑。”
伊萬諾夫咧嘴一笑:“有你在,我這艘破船底下的‘墳場’都得變成‘寶庫’。”
艦隊的航行持續了七十二小時。第四天清晨,“破浪號”的聲吶突然發出刺耳鳴叫。大副沖進指揮臺:“艦長!海底發現不明金屬結構,坐標偏離原定沉沒點三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