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號”的甲板在晨風中微微搖晃,伊萬諾夫(巨熊)站在艦橋邊緣,用熊掌般的手掌拍著欄桿:“這鬼天氣,說變就變!”他望著天際翻涌的鉛灰色云層,絡腮胡上的水珠被海風吹得亂顫。
“艦長,聲吶組報告!”通訊兵的聲音從艙內傳來,“前方三百海里處發現小型陸地輪廓,坐標東經122°,北緯31°——和咱們之前截獲的舊世航海圖標記點高度吻合!”
伊萬的瞳孔驟然收縮。三個月前,“破浪號”從幽靈海域返航時,曾在葉嵐的“萬物解析”協助下破譯了一部分舊世海洋觀測站的加密日志。日志里反復提到“藍鰭嶼”——一座被遺忘的小島,曾是末世前“全球海洋生態監測網”的核心前哨站。
“調整航向!”伊萬吼道,“全速前進!通知林薇帶偵察隊準備登島,葉工把量子計算機搬上甲板——那玩意兒能加速破解前哨站的數據庫!”
“明白!”
“破浪號”的引擎發出低沉的轟鳴,螺旋槳攪碎翻涌的浪花,巨艦如同一柄銀色的利刃,劃開灰蒙蒙的海面。
三小時后,藍鰭嶼的輪廓在望遠鏡中逐漸清晰。這是一座面積不足兩平方公里的荒島,植被稀疏,巖石裸露,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島中央那座半塌的白色建筑——正是舊世日志里描述的“海洋觀測站”。
“艦長!偵察隊已登陸!”林薇的聲音從通訊器里傳來,她的戰術靴踩在碎石上,發出“咔嚓”聲響,“建筑外圍有銹蝕的鐵絲網,入口處掛著‘危險勿近’的警示牌,但鎖頭是老式的機械結構——我用匕首捅開了。”
伊萬抓起戰術目鏡,鏡片上立刻浮現出偵察隊傳回的畫面:觀測站的玻璃幕墻布滿蛛網,幾臺銹跡斑斑的氣象儀歪倒在草坪上,最顯眼的是主樓門口立著的一塊金屬碑,碑上刻著“全球海洋生態監測網·藍鰭嶼站1998-2023”。
“葉工,能破解數據庫嗎?”伊萬對著通訊器喊。
“給我半小時。”葉嵐的聲音帶著電流雜音,她正蹲在甲板上,將一臺銀色手提箱大小的量子計算機連接到觀測站的備用電源接口,“這破地方的電力系統居然還能勉強運行——應該是用了太陽能儲能板,但電池老化嚴重,只能維持最低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