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余日的反復調配、靜置、過濾,蕭景珩終于制成了令他滿意的香水。那液體盛在一只小巧玲瓏的羊脂白玉瓶內,色澤微黃,清澈透亮。瓶塞以軟木精心雕琢,密封極好。他為其取名“雪魄梅魂”,寓意其香如冰雪之魄,寒梅之魂,清冷幽遠,持久不散。
如何將這瓶飽含心意的香水安然送至梁婉清手中,又成了一道難題。直接進獻?過于招搖,且不合禮制。通過尋常渠道?恐有閃失,亦難表心意。
正當蕭景珩思忖之際,機會悄然來臨。宮中傳來消息,太后娘娘近日鳳體違和,太醫建議靜養,需焚些安神靜氣的香料。元景帝素來孝順,下旨令內府精心準備。
蕭景珩聞訊,心念一動。他即刻進宮求見,以臣子關心圣體為名,向元景帝呈上一個小錦盒,恭敬道:“陛下,臣近日翻閱古籍,偶得一安神香方,加以改良,制成此香。其氣清冽,有寧神靜心之效,或可有助于太后娘娘鳳體康健。此乃臣一點孝心,懇請陛下轉呈。”盒中所盛,并非“雪魄梅魂”,而是他另制的、確實有安神效果的檀香與沉香合香,用料珍貴,制作精良。
元景帝見其心意誠懇,且香品確屬上乘,龍顏欣慰,頷首收下:“景珩有心了。朕代太后多謝你。”
蕭景珩謝恩退下。他知道,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目的,在于隨香附上的一封簡短“制香說明”。在說明的末尾,他以極其細微的字跡,添了一句看似無關緊要的話:“此香制法,乃臣參詳《香譜》所得,另新得‘凝露’之法,所成‘花露’清雅別致,不同于尋常熏香,待日后有機會,再呈陛下及宮中品鑒。”并附上了一小瓶試驗階段留下的、香氣較淡的普通花露樣本。
這看似隨口的提及,實則是埋下一個伏筆。元景帝或許不會在意,但若這話能通過內侍傳到皇后或公主耳中,以婉清的聰慧和對他的關注,必能心領神會。
果然,數日后,梁婉清前往坤寧宮給皇后請安時,正巧遇上前來回話的內府太監,及靖安侯所獻安神香太后用了甚好,并順帶提了一句侯爺似乎還精通制作一種清雅別致的“花露”。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梁婉清心中一動,表面不動聲色,回宮后卻立刻讓云袖設法打聽。
又過了幾日,適逢四公主生辰將至。蕭景珩便以賀壽為名,通過惠妃娘娘轉呈了一份“賀禮”。明面上是幾卷難得的古籍孤本和一套精美的文房四寶,深得梁婉清喜愛。而暗地里,一個更為精巧的紫檀木雕花首飾盒底層,以隱秘的夾層機關,藏匿著那只羊脂玉香水瓶。夾層的開啟方法,他則以一句藏頭詩的形式,寫在了呈送惠妃的禮單備注中,唯有細看方能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