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詩酒趁年華:我靠文抄走上巔峰 > 第235章 點將

      第235章 點將

      蕭景珩“以戰促和”之策,如同在沸騰的油鍋中滴入冷水,在金鑾殿內激起更激烈的波瀾。主戰派雖覺此策不如大舉興兵來得痛快,但終究是主張反擊,且有了具體方略;主和派則認其過于冒險,質疑之聲不絕。雙方引經據典,爭論不休,將帥人選、兵力調配、糧草籌措等具體問題被一一擺上臺面,局勢紛繁復雜。

      元景帝高踞龍庭,靜聽群臣辯論,面色沉靜,目光卻如鷹隼般掃過每一位發的臣子,權衡著利弊得失。蕭景珩的策略,確實提供了一個介于全面戰爭與屈辱求和之間的新思路,但其成敗關鍵,在于執行之人。主帥需穩如泰山,能鎮住邊關局勢;輔佐之人則需靈活機變,能協調內外,貫徹“以戰促和”的意圖。

      爭論持續了近一個時辰,殿中聲浪漸息,眾臣目光再次匯聚于御座之上,等待圣意決斷。

      元景帝緩緩起身,目光威嚴地掃視全場,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眾卿所議,朕已盡知。”皇帝聲音沉穩,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北疆之事,關乎國體,不容退縮。然,亦不可逞匹夫之勇,耗盡國帑。蕭景珩所奏‘精兵突進,以戰促和’之策,老成謀國,深合朕意!”

      一錘定音!主戰派精神一振,主和派如趙崇明等人則面色微沉,卻不敢再強諫。

      “然,”元景帝話鋒一轉,“策雖佳,執行尤為關鍵。需得文武相輔,方能克竟全功。”他目光投向武官班列中一位一直沉默寡、身形魁梧、面容剛毅的老將身上。

      “定北侯,慕容皓!”

      一位年約六旬、鬢角斑白卻目光炯炯、不怒自威的老將應聲出列,甲胄鏗鏘,聲如洪鐘:“老臣在!”此人便是三朝老將,定北侯慕容皓,一生戎馬,久鎮北疆,威名素著,近年來因年事已高,回京榮養,但其在軍中的威望無人能及。

      “慕容老將軍,”元景帝語氣鄭重,“卿家世代忠良,久歷沙場,威震北疆。今鎮遠關危殆,非宿將不能穩局勢。朕命你為北疆行軍大總管,總攬鎮遠關一線軍務,統率援軍,務必固守關隘,挫敵鋒銳!卿可愿往?”

      慕容皓單膝跪地,抱拳道:“陛下信重,老臣萬死不辭!縱使肝腦涂地,亦要守住鎮遠關,不負皇恩!”聲震殿瓦,豪氣干云。由他出任主帥,既能穩定軍心,其豐富的經驗也足以應對匈奴各種戰術,正符合“固守要害,以逸待勞”的策略。

      元景帝頷首,目光又轉向文官班列中的蕭景珩:“蕭景珩!”

      “臣在!”蕭景珩出班躬身。

      “卿獻策有功,勇于任事,朕心甚慰。然軍旅之事,非同兒戲。朕授你為‘北疆行軍參軍知事’,隨軍參贊,協理慕容將軍處理文書機要,并總督大軍糧草器械、賞功罰過等事宜,另負責與朝廷聯絡奏報。望卿竭盡智慮,輔佐主帥,確保前線無虞,并適時宣慰將士,以彰朝廷德意!”

      “參軍知事”一職,并非固定官銜,乃是臨時差遣,品級不高,卻位近中樞,有參議軍機、監督后勤、溝通上下之權,正是發揮蕭景珩善于協調、精于謀劃長處的最佳位置。既讓其深入軍務,又不至越俎代庖,干涉主帥指揮,可謂用心良苦。

      蕭景珩心領神會,肅然應道:“臣遵旨!必當恪盡職守,竭盡全力,輔佐慕容將軍,以報陛下!”

      元景帝又接連點了幾員善戰的副將及負責糧餉轉運的戶部官員,一套應對北疆危機的班子初步成型。

      圣意已決,無人再敢異議。趙崇明面色平靜,出班領旨,心中卻冷笑連連。慕容皓老成持重,用兵求穩,與蕭景珩“以戰促和”中隱含的主動進取之意,未必契合。將這銳氣十足的蕭景珩置于老將麾下,且看這“參軍知事”的虛職,在錯綜復雜的軍旅之中,能有多大作為!屆時稍有差池,便是他趙崇明發難之機!

      退朝之后,任命詔書迅速頒下。定北侯慕容皓掛帥、文安伯蕭景珩任參軍知事,率精兵三萬,火速馳援鎮遠關的消息,如風一般傳遍京師。有人振奮,有人擔憂,更多人則拭目以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