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的日光燈管嗡嗡作響,沈確指尖劃過陸擇打印好的預算表,
目光在“設備采購”“場地租金”那幾欄停留片刻,抬頭時眉峰舒展:“數字沒虛頭,挺扎實。”
他沒多話,轉身從儲物柜最下層拖出個鐵盒,褪色的獎狀墊著一沓定期存單,是他從高中到本科全部獎學金。“十萬,我自己掙的。”
陸擇看著鐵盒里露出的“國家獎學金”證書邊角,忽然笑了,從手機銀行調出轉賬界面遞過去:“巧了,我這兒也剛湊齊十萬。”
光標落在收款人姓名上時,他頓了頓,補充道,“其實不用急著掏家底,我在實習時認識幾個做孵化的,
他們專投咱們這種早期項目,下周就能約咖啡。”
沈確捏著存單的手指緊了緊,把鐵盒往桌中間推了推:“先把啟動的架子搭起來,見投資人時也硬氣。”
窗外的陽光剛好落在兩人交疊的手背上,預算表上的數字,忽然有了溫度。
咖啡館暖氣開得太足,陸擇把西裝外套脫了搭在臂彎,指尖反復摩挲著手機里的項目ppt,屏幕光映在他眼底,卻沒什么熱度。
對面的投資人捏著咖啡勺,目光掃過預算表上“設備采購”那欄,忽然嗤笑一聲:“十萬啟動資金?兩位還是學生吧?
現在做項目,沒個百萬打底,也好意思談‘硬氣’?”
沈確放在桌下的手攥緊了,指節泛白。他原本準備好的技術方案還沒開口,
就被投資人打斷:“別跟我講技術壁壘,我只看數據。用戶基數、盈利模型、退出機制,你們哪樣能拿出手?”
他把預算表推回兩人面前,筆尖在“場地租金”那欄劃了道刺眼的橫線,“就這點預算,連個像樣的辦公區都租不下來,還想吸引核心人才?”
陸擇喉結動了動,想提自己在華爾街積累的資源,話到嘴邊卻被投資人的電話截胡。
對方一邊對著電話里的人笑著應和“史密斯先生放心,那筆五百萬的項目下周就能簽”,
一邊起身收拾公文包,臨走前瞥了眼沈確手里攥著的定期存單復印件,語氣帶著敷衍的客氣:“年輕人有沖勁是好,但創業不是過家家,還是回去再攢攢經驗吧。”
還是在那家咖啡館咖啡館的焦糖瑪奇朵還冒著熱氣,李總指尖剛觸到筆記本鍵盤,目光就被屏幕上的安裝包圖標勾住,
淺藍底色上飄著個卡通數據云,正是程誠之前在行業沙龍里展示過的半成品界面。
他抬頭看向陸擇,語氣比剛才離開那位松弛不少:“你們把這系統搭起來了?
你去年在公司實習,做的用戶行為分析報告,可是幫我們團隊省了不少事。”
李總,港城人,算是陸擇在金融中心實習的第二個師傅,他主要負責投資未孵化的項目,因為和陸家在港城時就有淵源,所以對陸擇也算照顧。
陸擇握著鼠標的手頓了頓,指尖劃過進度條上“98%”的字樣,
如實開口:“還在打磨,核心算法是我們的一團隊的核心工程師程誠負責的,去年用的是這款軟件的初介板,也是他寫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