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光明忙得腳不沾地。
他先是去縣里的政務服務中心,提交了公司注冊材料,給公司取名“東昌好特菜蔬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品牌就叫“東昌特蔬”。
公司名字倒是可以注冊,可品牌這個就不能通過了,說是已經有人注冊了。
光明覺得奇怪,沒聽過有這個品牌啊?
工商局的說了,“你沒聽過不代表人家沒有,反正這個名是不能用了,你趕緊再起一個吧。”
光明馬上用新買的手機給大哥打電話,光景聽了以后,幾乎沒有猶豫,就起好了名字:“那就叫‘郝特蔬’,用咱們的姓,總沒有重名的吧。”
光明一聽,哈哈大笑,“這名字好!朗朗上口,諧音好寓意也好,就叫‘郝特蔬’,聽起來像‘好特殊’!讓人一聽就能記住!”
順利注冊完,光明又通過三勇找設計師重新設計了公司名和品牌團,還有特菜的包裝。
紫色的紫甘藍包裝上印著“花青素小能手”,綠色的水果黃瓜包裝標著“維c冠軍”,透明的奶油生菜包裝能直接看到新鮮的菜葉,每個包裝上都印著溯源標志。
注冊成功后,光明特意把光景、光芒、永紅請到一起,在縣里的小飯館里點了幾個菜。慶祝成立公司和品牌。
光明舉起酒杯:“今天,咱們的‘郝特蔬’算正式成立了!以后,咱們就一起努力,把咱們東昌的特菜,賣到全國各地去!”
“干杯!”幾個人的酒杯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聲響。窗外的陽光正好,照在他們臉上,滿是對未來的期待。
剛開始雖然公司規模不大,只有幾個人,主要靠光明跑銷售、光芒管種植、永紅做后勤,但他們干勁十足。
光明每天開車往返于各個超市和餐館,帶著‘郝特蔬’的樣品,一遍遍地介紹自家特菜的優勢;光芒則每天泡在大棚里,確保每一棵特菜都達到最好的品質;永紅負責包裝和發貨,把新鮮的特菜及時送到客戶手里。
慢慢地,‘郝特蔬’的名氣越來越大。縣里的西餐廳都開始用他們的特菜。市里的幾家大型超市,也專門給‘郝特蔬’設了專柜。
春風再吹向東昌縣的大棚時,已經帶了截然不同的意味。不再是往年那裹挾著腐臭與絕望的冷意,而是裹著特菜的清香,吹得人心頭暖洋洋的。
光明的“東昌好特菜蔬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門口,貨車進進出出,工人們正忙著將剛采摘的紫生菜、羽衣甘藍裝上車,準備發往南方的批發市場。
公司的招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比起剛成立時的簡陋,如今不僅擴大了辦公區域,還建了專門的分揀車間和冷庫,連包裝都升級成了環保可降解的材料。
“二哥,這批貨是發往上海的,客戶特意叮囑,一定要保證羽衣甘藍的新鮮度,他們那邊的沙拉店等著用呢。”劉喜拿著訂單走進辦公室,臉上帶著笑意。這一年來,她跟著光明和光芒,不僅學會了特菜種植技術,還成了公司的后勤主管,把分揀、包裝、發貨管理得井井有條。
光明正在電腦前查看銷售數據,聞抬頭笑了笑:“放心,冷庫溫度一直控制在2c,運輸車上也裝了溫控設備,保證到上海還是新鮮的。對了,永紅那邊怎么樣?新擴的三個大棚,特菜長勢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