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勇被招飛選走,就像是給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打了一針強心劑,感覺家里每個人都支棱了起來。
張家的老窩里,終于飛出來一只雄壯的鳥。這只鳥不僅能夠自己翱翔天空,還給整個家庭一線希望,將來如果有需要,他可以拉家里一把。
翠花趕緊寫信給三勇,讓他也高興高興。
三勇很快就回了信,信中說,他在南方一個廠子落了腳,還混了個小組長,現在他的一個月工資能拿到120元,廠里包著吃住,這些錢他都攢下來,攢上幾年就回家蓋房子娶媳婦。
大勇娘被三勇描繪的美好未來驚住了。四勇招飛帶來的興奮還沒完全消退呢,三勇的好消息又把她砸暈了。
四勇也是包吃住,三勇也是包吃住,但凡在外面,總得比家里吃得好吧。
“這下好了,這下好了,兩個勇在外邊自己掙吃的,也有工資拿,吃住不花錢,省下來的錢自己存著娶媳婦。不用你大哥出力了!”
大勇娘對兒子們的責任就是娶媳婦,所有的收入只有一個衡量標準,那就是夠不夠娶媳婦的彩禮錢、置新錢、辦酒錢,掙的錢一點點攢起來,目標只有一個——娶媳婦。
“翠花啊,我看三勇四勇啊,以后免不了得在外邊娶媳婦了。也好,省了咱們的媒人錢,就是不知道人家外邊娶媳婦得花多少錢,彩禮貴不貴?都說南邊人有錢,三勇要是在外邊自己找,錢夠不夠花?”
翠花對四勇說的一個月120塊錢有些犯嘀咕,光說南邊掙錢容易,但也不至于掙這么多。她一直牢牢記著,志遠大伯和桂英大娘一個月工資是七八十塊,這就是縣里頂高的工資了,三勇說啥也不能高過他倆吧。
再說,翠花也是拿過三個月工資的人,她明白一個道理,一個月拿的工資高,不等于月月高,甚至下個月不干活就沒有一分錢了。
四勇每個月的津貼是48元,他是月月有錢,三勇一個月120元,他不一定月月有。一月有和月月有,那是不一樣的,這可是她親身得來的經驗。
但這些又不能跟娘說,她高興就讓她高興吧。
大勇娘忽得生出了無限的力量。
三兒和四兒自己有本事,眼看著自己能顧過自己來,接下來,家里未婚未嫁的,就只剩翠花和大雙了。
大雙還小不急,翠花二十出頭了,也該找婆家了。
當她找到張媒婆,張媒婆支支吾吾的樣子讓她明白,這個二閨女,跟大閨女那時不一樣了。光憑張媒婆的本事,在附近找不到合適的人家,得往遠里找了。
大勇娘拾掇拾掇包袱,要去大閨女家住兩天。
翠蘭剛生了個小閨女,現在已經施行計劃生育,國家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農村第一個生閨女的,還可以再生一個,但生了兩個閨女的,就不能生第三個孩子了。
當然,也有想生兩個三個的,國家不讓怎么辦?就只能偷生、搶生。我生都生出來了,你能怎么著,總不能給我掐死吧。
但鎮上縣里計生辦總有辦法。拿捏不了產婦孩子就拿捏男人,凡是超生偷生的,一旦發現,就要撤辦公職,公家身份和兒子(或者女兒)只能選一個。
翠蘭這個小閨女生得不容易,懷孕的時候躲躲藏藏,婆家娘家都不能待了,只能藏到戚家一個遠房寡居的老姑奶奶家。原本想的是,若生下來是男孩,就帶回家養著,罰款就罰款。若生的是女兒,就養在別處,再找機會生第三個。
翠蘭生圓圓的時候是剖腹產,當初醫生說了,再懷孕要小心,孩子不能養得太大,要不會撐破刀口,并且,再生的時候還得去醫院剖腹產。
翠蘭躲在老姑奶奶家,計劃生育查得緊,哪敢去醫院生產,只能在躲躲藏藏中生下這個不受期盼的小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