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白色的草原馬載著龍淵一行人在廣袤的草原上奔馳,鬧鬧在龍淵胸前散發著柔和的綠光,仿佛與這片土地共鳴。離開日軍基地已經三天,他們按照預定計劃,向著大青山方向前進。
“按照這個速度,再有兩天就能抵達大青山了。”趙峰看著地圖說道,他的左臂已經基本愈合,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疤痕。
周文彬一直在記錄著鬧鬧的變化:“自從吸收了草原靈體的力量后,鬧鬧對自然環境的感知范圍擴大了至少三倍。它現在能感知到五十里外的水源和動物遷徙。”
龍淵輕輕撫摸著胸前的葫蘆,感受著它傳遞來的平靜而強大的意念。這一路上,鬧鬧不僅為他們指引最安全的路線,還幫助他們避開了多股日偽軍的巡邏隊。
第四天午后,遠方出現了連綿的山脈輪廓。那就是大青山——內蒙古抗日游擊隊的重要根據地。
“終于要到了,”趙峰松了口氣,“聽說大青山游擊隊是這一帶最頑強的抗日力量,司令員王老爺子是個傳奇人物。”
就在他們即將進入山區時,鬧鬧突然發出警示。綠光指向左側的一片樺樹林。
“有埋伏!”龍淵立即舉手示意隊伍停下。
幾乎同時,樹林中傳來一聲呼哨,數十名身著雜色服裝的武裝人員從隱蔽處現身,將他們團團圍住。這些人裝備混雜,但眼神銳利,動作敏捷,顯然是經驗豐富的戰士。
“什么人?”一個頭戴狐皮帽的中年漢子用生硬的漢語問道,手中的馬槍穩穩對準龍淵。
龍淵冷靜地回答:“中國遠征軍特種小隊,奉命前來與大青山游擊隊會師。”
狐皮帽漢子仔細打量著他們,目光在龍淵胸前的葫蘆上停留了片刻:“有什么憑證?”
龍淵取出密封的命令文書。就在這時,鬧鬧的綠光突然變得柔和,照射在那些武裝人員身上。令人驚訝的是,他們手中的武器不自覺地放低了,臉上的戒備神色也緩和了許多。
狐皮帽漢子驚訝地看著鬧鬧:“這是...傳說中的那個神葫蘆?”
趙峰笑道:“看來咱們鬧鬧的名聲已經傳到這里了。”
確認身份后,狐皮帽漢子——游擊隊副隊長哈森熱情地帶領他們前往根據地。路上,他解釋道:“我們接到上級通知,說有一支特別小隊要來。王司令特地派我們來接應,剛才的埋伏只是例行檢查。”
大青山游擊隊的根據地隱藏在一個極其隱蔽的山谷中。這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帳篷和簡易木屋散布在山坡上,戰士們正在操練,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一個較大的帳篷前,他們見到了大青山游擊隊司令員王老爺子。這位年過六旬的老戰士須發皆白,但雙目炯炯有神,腰板挺直,渾身散發著軍人的威嚴。
“歡迎你們,遠道而來的同志們!”王老爺子的聲音洪亮有力,“你們在草原上干得漂亮,那個氣候基地被摧毀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大青山。”
眾人落座后,王老爺子注意到了龍淵胸前的鬧鬧:“這就是那個能呼風喚雨的神葫蘆?”
龍淵簡單介紹了鬧鬧的能力。就在他說話時,鬧鬧的綠光自主地照射在帳篷一角的一個傷員身上。那名傷員腿上的傷口在綠光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愈合。
帳篷內頓時一片寂靜,所有游擊隊員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
王老爺子深吸一口氣:“果然名不虛傳。有這種力量相助,我們抗日的力量就更強大了!”
當晚,游擊隊為龍淵小隊舉行了歡迎儀式。營地點起了篝火,戰士們拿出了珍藏的馬奶酒和烤全羊。
按照草原傳統,王老爺子親自為客人斟上奶茶,鄭重地說:“在我們草原,共飲奶茶就是結為兄弟。從今天起,大青山游擊隊與你們就是一家人,同生共死,共同抗日!”
龍淵接過奶茶,一飲而盡:“為了打敗日本侵略者,我們同心協力!”
儀式進行到一半時,一名偵察兵急匆匆地趕來報告:“司令,日軍駐綏遠司令官龜田調集了大量兵力,準備對大青山進行掃蕩。據說還帶來了一支特殊的部隊。”
王老爺子面色凝重:“這個龜田是我們在綏遠最兇惡的對手,狡詐殘忍。他這次親自出馬,看來是下了狠心要消滅我們。”
龍淵問道:“那支特殊部隊是怎么回事?”
偵察兵回答:“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但據說這支部隊裝備奇特,士兵都戴著特制的面具,不像是普通日軍。”
周文彬若有所思:“可能是日軍的特種部隊,或者是...專門對付鬧鬧的單位。”
次日,王老爺子召集雙方指揮人員開會,研究反掃蕩計劃。會議上,龍淵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與其被動防御,不如主動出擊。我們可以利用鬧鬧的能力,在日軍進山的必經之路上設伏。”
哈森質疑道:“龜田很謹慎,每次掃蕩都會派大量偵察兵,埋伏很難成功。”
龍淵微微一笑:“如果讓整座山都‘活’起來呢?”
在龍淵的詳細解釋下,一個結合鬧鬧能力與游擊隊經驗的作戰方案逐漸成形。這個計劃的核心是利用大青山的復雜地形,配合鬧鬧操控自然的能力,讓日軍陷入大自然的包圍中。
接下來的三天,整個根據地都投入到緊張的戰前準備中。龍淵和小隊成員教授游擊隊使用一些特制裝備,而游擊隊員們則分享他們在大青山作戰的寶貴經驗。
在這期間,鬧鬧展現出令人驚嘆的能力。它不僅能夠加速傷員愈合,還能幫助游擊隊找到隱藏的水源和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更神奇的是,它似乎能與山中的動物溝通——狼群不再襲擊游擊隊的牲畜,鷹群則成為了他們的空中偵察兵。
王老爺子感嘆道:“我-->>在大青山打了十幾年游擊,從未見過這樣的奇事。這座山仿佛真的活了過來,在幫助我們。”
第三天傍晚,偵察兵傳回消息:日軍主力已經離開綏遠,正向大青山方向開來。與往常不同,這次日軍攜帶了大量重型裝備,包括山地炮和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