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在筆記本上飛快地記著:“木梯加固:橫檔松動處釘三根五厘米鐵釘,間距五厘米,順木紋釘入兩厘米——衛國哥說這樣既牢固又不裂。”她抬頭看向王衛國,眼里滿是好奇,“衛國哥,你是不是有啥‘秘訣’?每次都能找到最準的辦法。”
王衛國摸了摸小桃的頭,沒有隱瞞太多:“是王叔教的‘心齋’之術,能讓俺更專注地看清楚問題,找到解決辦法。以后你們遇到解決不了的事,也可以試試‘靜下心來’,說不定能發現不一樣的地方。”他沒說“空冥天賦”,卻把王破軍教的“心齋要訣”簡化成了“靜心”,想讓小李和小桃也能學會這種“專注”的能力。
下午,張連長讓人來喊王衛國——村西的糧道該運新收的麥子了,最近有鄉親說看到過不明人影在糧道附近晃,擔心是偽軍殘余想搶糧食,讓他跟著武工隊去巡查。王衛國跟著張連長、王破軍往糧道走,小李扛著改良后的土槍,小桃抱著筆記本,還特意帶了支鋼筆——準備記錄糧道的地形,方便以后設防御。
糧道是條穿過麥田的土路,路兩旁的麥茬已經枯黃,風一吹就沙沙響。王衛國走在中間,試著把空冥狀態“保持”著,卻不刻意“聚焦”——就像平時走路一樣,讓感知自然擴散。他能“聞”到空氣中除了麥茬味,還有一絲淡淡的煙味(不是鄉親們常用的旱煙,是劣質的紙煙味);能“聽”到遠處樹林里的動靜——不是鳥叫,是人的腳步聲,而且是穿著硬底鞋的腳步聲(鄉親們都穿棉鞋,只有偽軍或敵人會穿硬底軍鞋);還能“感覺”到腳步聲的方向——從糧道北側的樹林里傳來,大概有三個人,正慢慢往糧道靠近。
“張連長,北側樹林里有人,大概三個,穿硬底鞋,可能是偽軍。”王衛國突然停下腳步,聲音壓低卻堅定,“他們在往糧道挪,手里沒聽到槍栓聲,可能是想先探路,再搶糧食。”
張連長立刻讓戰士們隱蔽在麥茬里,自己和王破軍、小李往北側樹林摸去。走了約莫二十米,果然看到三個穿灰布短褂的人——不是鄉親們的打扮,袖口還露出半截偽軍的軍裝,手里攥著布袋,正四處張望,像是在確認糧道上有沒有人。
“不許動!放下布袋!”張連長突然喊了一聲,戰士們從麥茬里站起來,土槍對準了三人。三個偽軍嚇得趕緊扔了布袋,舉手投降,嘴里念叨著“俺們就是來看看,沒敢搶糧食”。
押著偽軍往回走時,張連長拍著王衛國的肩膀:“你這‘警覺性’越來越高了!要是沒發現他們,等鄉親們運糧食時,說不定真要被搶了。”王破軍笑著補充:“不是‘警覺性’,是‘心齋大成’后的‘洞察’——能在不刻意的情況下,發現異常,這才是最難得的。”
回到馬家堡時,天已經擦黑了。鄉親們聽說抓住了想搶糧食的偽軍,都圍到村口的老槐樹下,有的說要把偽軍交給根據地處理,有的說要讓他們幫著運麥子“抵債”。趙嬸煮了紅薯粥,給每個人都盛了一碗,小李和小桃圍著王衛國,追問他是怎么發現偽軍的,王衛國就把“靜心聽動靜”“聞異常氣味”的方法教給他們,小李還當場試著“靜心”,果然聽到了遠處牛的叫聲,興奮得直拍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晚上,王衛國和王破軍坐在地道的安全屋里,桌上放著安神草煮的水,冒著淡淡的熱氣。王破軍把《玄真子兵要》的“心齋篇”遞給王衛國:“你現在雖然能‘掌控’空冥,卻還要記住——‘天賦是工具,不是依賴’。玄真派練‘心齋’,最終是為了‘以心御物,而非以物役心’,你用空冥保護鄉親、解決問題,是對的;但要是遇到空冥解決不了的事,也別慌,因為你還有戰友,有鄉親,有‘人’的力量。”
王衛國接過書,指尖撫過“以心御物,而非以物役心”這幾個字,突然明白了空冥天賦的真正意義。以前他總覺得,空冥是“穿越者的優勢”,是他區別于這個年代的“特殊能力”;可現在他懂了,空冥再厲害,也不如趙嬸的鐵匠活、小李的勇氣、小桃的細心,不如鄉親們一起扛糧食、建學校的團結。它不是“特殊”的,而是“錦上添花”的——用它來放大大家的努力,讓守護家園的路走得更順。
“王叔,俺以后不會依賴空冥的。”王衛國輕聲說,“俺會用它幫著鍛打零件、檢查防御,也會跟著趙嬸學更多鐵匠活,跟著張連長練更多戰術,因為俺知道,只有‘能力’加‘努力’,才能真的守護好馬家堡,才能實現‘強我中華’的誓。”
王破軍點點頭,眼里滿是欣慰:“好小子,沒白教你。玄真派說‘大道至簡,殊途同歸’,不管是練‘心齋’,還是學打鐵,最終都是為了‘守家、強國’,你走在正路上。”
夜深了,地道里的油燈還亮著。王衛國躺在茅草上,手里攥著母親的手帕,空冥狀態隨著他的心意,輕輕展開又輕輕收起——他“看”到地道外鄉親們均勻的呼吸聲,“聞”到趙嬸家飄來的紅薯粥余溫,“感覺”到懷里手帕傳來的熟悉溫熱。他想起異時空的自己,在歷史課上為抗戰勝利而感動;想起這個年代的自己,從躲在地道里的孩子,長成能掌控天賦、守護鄉親的少年。
空冥狀態里,他仿佛看到了母親的身影——不是模糊的記憶,而是清晰的輪廓,她站在馬家堡的麥田里,手里拿著個玉米面餅,笑著對他說“衛國長大了,能保護家了”。這個畫面以前只會在夢里出現,可現在,在他掌控空冥的狀態下,竟如此真實。
“娘,俺會找到你的。”王衛國對著空氣輕聲說,“俺現在能更好地守護馬家堡了,等找到你,俺帶你看咱們蓋的學校,看咱們造的土槍,看咱們越來越強的家。”
窗外的月光透過通風口照進來,落在《玄真子兵要》上,照亮了“心齋篇”的最后一句話:“心齋大成者,非有異能,乃有‘守心’之勇——守得本心,方能御萬物,護家國。”王衛國輕輕合上書,把它放在枕邊,心里踏實又堅定。
他知道,心齋大成不是“終點”,而是“新”——以后他要用掌控的空冥,幫著馬家堡建得更好,幫著鄉親們過得更安穩,還要找到母親,帶著她一起,見證這個年代的“強我中華”之路。而這條路上,他不是一個人——有王破軍的指導,有張連長的帶領,有小李、小桃的陪伴,有鄉親們的支持,還有兩個時空里,對“守護”與“希望”的共同堅守。
喜歡奮斗在激情歲月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激情歲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