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游的醫術,如同一條紐帶,悄然連接起更多的人物與關系。
就在曾游剛剛將最后一個按摩要點向高卓講解完畢,示意他可以試著在蘇建民身上輕柔地實踐一下時,
坐在沙發上閉目養神的蘇建民,仿佛不經意間想起一件事,緩緩睜開眼睛,
目光投向正在一旁與蘇荃兒低聲交談的李南。
“李南啊,”
蘇建民的聲音打破了教學結束后的短暫寧靜,語氣聽起來很隨意,
但內容卻足以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之一怔,
“你回去之后,把手頭上的工作安排交接一下,準備準備,過幾天就要動身去京城了。”
李南聞,立刻轉過身,臉上帶著一絲疑惑:
“去京城?”
“嗯,”
蘇建民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像是完成了某件難事的輕松笑容,
但眼神中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
“去中央黨校,參加這一期的中青年干部培訓一班。”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臉上瞬間寫滿驚訝的李南、蘇荃兒,
以及同樣停下動作望過來的高卓和曾游,繼續說道:
“你這個名額,可是我親自去找漢生書記,磨破了嘴皮子才給你爭取來的。”
他的話里帶著幾分玩笑,但更多的是對李南的期許和為自己這番“爭取”感到的些許自豪。
蘇建民沒有細說過程,但在場的人都明白,一個地級市分局的副局長,
能被推薦并最終入選中央黨校的中青班,這其中需要多么大的能量和認可。
這不僅僅是去學習,更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信號,意味著李南已經進入了更高層級組織的視野,
未來的發展路徑可能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上次跟你聊過之后,”
蘇建民看著李南,語氣變得語重心長,
“我就覺得,以你的能力、眼界和那股子擔當,不應該僅僅局限在公安一線。
當然,公安工作非常重要,你做出的成績有目共睹,連元恒建部長都為了你的‘定城模式’親自去考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