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李南為什么要這么做,當然是為了讓破案變得合理化,
你總不能讓他一上來就說嫌疑人名叫‘吳瘸子’,左腿微跛......
那別人不把你當怪物也要當成神經病。所以李南自己則負責全局把控,信息匯總分析,
并根據記憶,在關鍵時刻進行極其隱蔽的關鍵引導。
比如說,當王洛在排查大量臨時工名單毫無頭緒時,
李南會‘不經意’地翻看卷宗里某起案子的社區巡邏排班表,指著上面一個名字說:
“咦,這個‘劉強’的名字,好像在東苑小區和西里小區的臨時巡邏名單里都出現過?
時間還挺接近案發前...”
或者當趙剛在摸排開鎖店線索陷入僵局時,李南會隨口提起:
“趙哥,我記得卷宗里提過,第三起案子發生前,旁邊街口有家‘便民開鎖店’關門了?
老板好像姓馬?不知道他那里有沒有以前的學員記錄?”
又或者當周正的數據碰撞結果繁雜時,李南會提醒:
“周正,重點看看那些在多個案發小區都有記錄,但身份信息模糊、
或者登記地址明顯不符的人員,特別是...身體特征有沒有特別標注?比如行動不便?”
李南要引導極其自然,仿佛只是基于現有線索的合理推演,絲毫沒有未卜先知的痕跡,
卻總能精準地將三人的工作引向最關鍵的方向!所以奧斯卡欠李南一個小金人。
在李南高效的統籌和精準卻隱蔽的引導下,二中隊的效率高得驚人:
王洛在重新梳理第三起案件現場照片時,根據李南的提醒,
果然在一個極其不起眼的角落,發現了一處極其微弱的、疑似橡膠鞋底留下的、
幾乎被忽略的壓痕,而且壓痕顯示左腳著力明顯重于右腳!
這與他之前忽略的、走訪中一位老太太模糊提到的‘好像看到個走路有點晃蕩的人’瞬間關聯!
趙剛根據李南關于便民開鎖店的提示,幾經周折找到了已經回老家的原店主老馬。
在趙剛的攻心下,老馬回憶起來,99年初確實有個自稱‘劉強’、左腿有點跛的年輕人,
交了錢學開鎖,但只學了幾天基礎就走了,學得特別快,后來就再沒見過。
周正的數據碰撞結果在李南的“特征篩查”提示下,瞬間聚焦!
一個名叫‘劉強’,與王洛發現的巡邏名單、趙剛找到的學員名吻合的身份證信息被鎖定!
該人登記的住址是虛假的,但系統記錄顯示,其在七起案件發生前的一周內,
均在案發小區所屬的社區有過‘臨時巡邏隊員’的登記記錄!
更關鍵的是,其登記的身份證照片雖然模糊,但依稀可見左肩似乎略高于右肩,
這是掩飾跛行的習慣姿態!
所有的線索,如同被無形的線牽引著,匯聚到一點!
化名:劉強,男性,30-40歲,左腿微跛,導致走路輕微晃動,左腳著力重,
可能習慣性左肩微聳。精通技術開鎖,尤其老式鎖具,受過短期訓練。
偽裝利用‘社區臨時巡邏隊員’身份進行長時間踩點,熟悉地形和巡邏規律。
案發前必然以‘臨時工’身份在目標小區活動。而且反偵察意識極強,不僅使用化名,
還登記虛假信息。“就是他!”王洛看著匯總的信息,激動地一拍桌子,
眼鏡都滑到了鼻梁上,
“‘劉強’!不,這肯定是個假名!這個‘吳瘸子’!幽靈終于現形了!”
趙剛眼中精光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