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勇又看向其他人,語重心長的說道。
“我沈勇也是咱們村里人,土生土長的,在場大部分人都是看著我長大的。
我沈勇為人什么樣,你們應該或多或少都知道。
你們是什么樣的人,我也大概了解一些。
我今天把話撂這里,關于旅游這方面的事兒。
你們想賺錢,可以,跟著我干,我說咋干就咋干。
能賺到錢自然好,賺不到錢我自己都沒臉在村里待下去了。
可要是因為你們不聽話導致咱們村賺不到錢,那我沈勇就管不了了。
大不了我繼續回城里上班去,以我的本事,一個月照樣能賺幾萬塊錢。
你們呢?難道就想一輩子在地里刨食,或者出去上工地?
“二叔,你家里房子大,按我說的收拾了一下用來招待游客。
這一個月賺了多少錢?小一萬了吧!
再加上一天三頓飯,怎么也有一萬了吧?
你這個年紀,你去哪兒,干啥能一個月賺一萬?
現在呢,就給人做個飯,打掃打掃衛生,一個月就一萬。
還有你,六嬸兒,你家賺得更多吧!
賺得最多的是誰,開小賣部的五叔。
我就不問你賺了多少錢了,肯定比我多多了。
我就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是想一直有錢賺,還是想著賺幾個月就沒了?”
一個婦女的聲音響起。
“當然是一直有錢賺了,我已經叫我閨女回來了。
她在外面每天累死累活的,一個月才五千。
我跟她說了,只要她回來,以后一個月給她八千!
村子你可以一定不能走啊,你走了我們怎么辦!”
“就是就是,我也準備叫我兒子回來呢,你走了我們可搞不懂這些。”
一聽沈勇說要撂挑子不干,村民都著急了。
他們也都知道,游客之所以來他們村子,靠的就是向往的生活這個節目。
可是節目是沈勇的關系才來他們村子的。
游客來了怎么接待,怎么賺錢,也都是沈勇手把手教他們的。
可以說自從村里開始有游客,沈勇就沒有管過自己民宿的事兒,一直在幫村民們。
沒有沈勇,就算有游客,村民也不會接待。
這個道理就算是沈老三都懂。
他之所以漲價,就是聽一個游客說,他賣的竹簍真便宜,別的景區都賣三十五十的。
他就想著那我賣二十,也不貴,還能多賺點兒呢。
但是他也明白,如果沒了游客,別說二十了,兩塊都沒人買,他想賣出去,還得蹬著三輪去縣城,累得很。
“我也沒說現在就要撂挑子。
有問題不怕,我們努力解決問題唄。
最怕的就是你們不想解決,眼里只有錢,為了那十塊八塊,一百兩百的,搞得大家都不愿意來咱們村了。
等到向往的生活這個節目的熱度過了,大家對咱們村不好奇了,怎么辦?
那時候咱們去哪里找游客?
還不是得靠口碑啊。
人家一提起來,說咱們村村民熱情,旅游方便,住宿吃飯都便宜,人家才愿意來玩兒啊!
要是一提起咱們村,啥啥都貴,人不實在,那人家為啥來咱們村玩兒?
想要一直有錢賺,把旅游業當成是事業來做,那就不能忽略任何細小的問題。
一旦口碑壞了,可就救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