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參謀那番擲地有聲、甚至帶著一絲悲壯的話語,如同重錘般敲打在每一位“暗夜雷霆”官兵的心頭。恥辱、震撼、茫然……種種復雜的情緒交織,最終化為一種近乎瘋狂的求知欲和緊迫感。他們輸得無話可說,輸得心服口服,但正是這種徹底的服氣,激發了他們骨子里屬于精銳的倔強——必須追上!必須弄明白!
而這份迫切的目光,很快便越過傲天、白玲這些直接給予他們肉體與戰術上“摧殘”的尖兵,聚焦到了隊伍中兩位看似不那么起眼,卻在三場對抗中扮演了“上帝之手”角色的技術人員身上——文達(鬼算)和猴子(諦聽)。
對抗復盤會議上,當技術參謀將雙方在信息獲取、通訊控制、戰場監控等方面的差距用數據和圖表直觀地展示出來時,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那根本不是同一維度的較量。
“暗夜雷霆”的電子對抗主任,一位戴著眼鏡、頭發有些花白的技術大校,第一個坐不住了。他幾乎是沖到文達面前,語氣帶著難以抑制的激動:“文達同學!你們……你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們的干擾功率足以覆蓋整個戰場,你們的跳頻速度和加密算法,簡直……簡直不合常理!還有戰場數據融合,你們是怎么在那么短時間內,把那么多異構傳感器的信息整合成一張清晰的態勢圖的?”
另一邊,偵察營的營長也緊緊盯住了猴子,眼神火熱得像是在看一件絕世珍寶:“那些無人機和傳感器……體積那么小,續航和偵測能力卻強得離譜!被動信號偵測的精度甚至超過了我們的一些大型裝備!這……這真的是你們自己改裝的?”
面對這些狂熱而專業的提問,文達推了推眼鏡,表情依舊是那副古井無波的平靜。他打開隨身攜帶的加固型筆記本電腦,調出部分非核心的算法框架和代碼片段,開始用清晰而嚴謹的語解釋其背后的原理。
“……基于深度學習的自適應跳頻協議,可以實時分析并預測敵方干擾模式……多源信息融合的核心在于這個加權貝葉斯濾波模型,以及對不同傳感器置信度的動態評估……”他的聲音不高,但每一個術語、每一行代碼,都讓在場的“暗夜雷霆”技術人員眼睛發亮,如同在聆聽天書,卻又拼命想要理解。
猴子則顯得更活潑一些,他直接從隨身的大背包里(里面仿佛是個移動的科技工坊)掏出了幾架形態各異的微型無人機和幾個火柴盒大小的傳感器模塊,現場拆解講解。
“看這個,電機是我用重新設計的,用了特種陶瓷軸承,噪音降低了70%……這個廣譜偵測模塊,核心芯片是特殊渠道上淘的,但我重新寫了底層驅動和信號處理算法,靈敏度提升了好幾倍……還有這個自主避障和路徑規劃算法,借鑒了蝙蝠回聲定位的一些思路……”
他一邊說,一邊熟練地擺弄著那些精密的小零件,眼神中充滿了創造者的熱愛。他的講解沒有文達那么理論化,卻更加直觀,充滿了巧思和動手實踐的智慧。
整個復盤會,漸漸變成了文達和猴子的技術講座。“暗夜雷霆”的技術軍官和骨干們,如同最虔誠的學生,圍攏在兩人身邊,如饑似渴地吸收著那些聞所未聞、卻又極具顛覆性的知識和思路。他們第一次意識到,在現有的軍工體系之外,竟然還存在這樣一群“野路子”出身,卻將技術玩到出神入化的天才。
會議結束后,那位技術大校和偵察營長找到了趙參謀,語氣極其鄭重:“趙參!這兩位同學所掌握的技術,尤其是那些軟件算法和硬件改造思路,對我們部隊信息化和無人化作戰能力的提升,具有難以估量的價值!我們……我們能否請求,與這兩位同學進行更深度的技術交流?甚至……獲取部分非核心的設計圖紙和代碼?”
這個請求很敏感,涉及到知識產權甚至更深的層面。趙參謀聞,眉頭微蹙,看向了傲天。他知道,這些技術無疑是地府閻羅小隊核心戰斗力的一部分。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傲天幾乎沒有猶豫,他看向文達和猴子,用眼神詢問他們的意見。
文達點了點頭,平靜地說:“知識只有在分享和碰撞中才能進步。這些技術如果能幫助保家衛國的戰士們減少傷亡、提升效能,我們很樂意分享。”
猴子也咧嘴一笑:“對啊對啊,圖紙代碼什么的,沒問題!只要你們保證不用來對付我們就行(開玩笑的說)!而且有些東西可能得根據你們的裝備平臺稍微修改一下,我們可以幫忙!”
他們的爽快和大度,讓趙參謀和在場的軍官們都愣住了。在這個技術落后的時代,如此核心的技術,竟然就這樣無條件地愿意分享?
趙參謀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震動,鄭重地向傲天、文達和猴子敬了一個軍禮:“我代表‘暗夜雷霆’全體官兵,感謝你們的信任和大義!這份情誼,我們銘記于心!”
接下來的幾天,“暗夜雷霆”基地的技術部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熱工作狀態。文達和猴子幾乎被“供”了起來,他們擁有了一個臨時的、配備了高級權限的實驗室和工作站。
文達負責軟件和算法部分。他與部隊的程序員、電子對抗專家們一起,開始將部分經過簡化和適配的通訊加密模塊、數據融合核心算法、以及電子對抗策略庫,逐步移植到“暗夜雷霆”的指揮系統和電子戰平臺上。他嚴謹的作風和深厚的理論功底,折服了所有與之共事的技術軍官。他不僅給代碼,更講解原理,教會他們如何維護和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