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說得對,團結非常重要。”白玲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了安靜的教室,“我作為新轉來的同學,這段時間深深感受到了我們班集體的溫暖和活力。可能……可能最近因為快要期中考試了,大家學習壓力都比較大,或者……或者有些小誤會沒能及時說開,所以氣氛有點緊張。”
她的話語非常巧妙,將明顯的矛盾輕描淡寫地歸因于“學習壓力”和“小誤會”,既承認了問題的存在,又給了所有人一個臺階下。
接著,她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更加溫暖和積極:“但是,我相信我們初一(1)班是一個特別棒的集體!我記得我剛來時,什么都不熟悉,是傲天班長主動幫我介紹學校,是韓雪、韓雨帶我熟悉環境,是隔壁班張玥、沈佳怡她們主動找我聊天,還有呂飛、文達他們學習上幫我解答問題……大家都對我特別好。”
她如數家珍般地提起每一個人的優點和曾經給予她的幫助,話語中充滿了感激。這讓被點到名字的人,神情都微微有些動容。尤其是那些正處于矛盾和委屈中的人,聽到白玲還記得這些細節,心里不禁泛起一絲暖意和復雜。
“我覺得,”白玲繼續說道,眼神中充滿了期待,“也許我們可以換個方式?光說可能效果不大。老師,我有個提議,不如我們找個時間,辦一個小小的班級活動?不一定是大型的,可以是利用午休或者自習課,一起看個勵志電影片段,或者玩一些需要團隊協作的小游戲?有時候,一起笑一笑,合作完成一件事,可能比語更能化解隔閡呢。”
她提出的建議具體而可行,而且聚焦于“行動”和“體驗”,而非空泛的說教。這立刻吸引了老師的注意。
“白玲同學這個提議非常好!”老師眼前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通過集體活動來增進感情,確實是個好辦法!大家覺得呢?”
臺下依舊沉默,但氣氛已經不像剛才那樣僵滯了。白玲的提議,至少提供了一個看似可行的解決方案,打破了那種令人尷尬的對峙局面。
白玲又適時地補充道,目光看向傲天和韓雪等班干部:“當然,這需要班長和班干部們一起策劃組織。我相信傲天班長和韓雪她們一定有更好的點子,能把活動辦得既有意義又有趣。”
她巧妙地將主導權交還給了傲天等人,既表示了對班干部的尊重,又避免了喧賓奪主之嫌。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化解了老師的尷尬,安撫了同學的情緒,又維護了班干部的權威。
果然,老師贊許地看著白玲:“白玲同學雖然剛轉來不久,但真的很關心集體,心思也很細膩。這個建議提得非常及時!傲天,韓雪,你們覺得怎么樣?班干部們可以先討論一下。”
傲天抬起頭,深深地看了白玲一眼。白玲的目光清澈而真誠,看不出任何破綻。傲天心中疑慮更深,但在眼下這種局面,白玲的提議確實是打破僵局最合適的方式。他只能壓下心中的異樣,點了點頭:“好的,老師,我們會討論的。”
韓雪也輕聲應道:“我們試試看。”
班會就在這種看似“破冰”的氛圍中結束了。老師松了口氣,覺得看到了希望。許多同學也似乎因為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籌備活動)而暫時從相互猜疑的情緒中抽離出來一些。
白玲坐下后,周圍幾個女生,包括之前對她略有懷疑的張玥,都向她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在她巧妙的斡旋下,一場可能讓老師和班級關系徹底僵化的危機,似乎被暫時化解了。
第四幕:暗流依舊——陽光下的陰影
然而,表面的平靜之下,暗流依舊洶涌。
課間,當白玲主動去找柳夢璃,想安慰她幾句時,柳夢璃雖然勉強笑了笑,但眼神中的疏離感并未減少。猴子看到白玲接近柳夢璃,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但沒有像以前一樣立刻湊過去。
沈佳怡和劉強依然沒有任何交流,甚至當在走在校門口擦肩而過時,兩人都刻意別開了臉。
傲天和李通、呂飛等人聚在一起討論班級活動的事,但參與討論的人寥寥,其他成員大多冷眼旁觀,顯然興趣不大。所謂的“集體活動”,更像是一個臨時拼湊的幌子,難以真正彌合已經產生的深刻裂痕。
白玲穿梭在同學之間,時而安慰情緒低落的同學,時而對討論活動的班干部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小建議,她的身影活躍而親切,仿佛一縷陽光,試圖驅散班級的陰霾。
但在某些不經意的瞬間,當她獨自一人,或者以為沒人注意時,她的眼底會掠過一絲極淡的、冰冷的滿意神色。老師對她的贊賞,同學們對她感激的目光,班級活動這個看似團結實則可能暴露更多分歧的提議……一切都在朝著她預期的方向發展。
她成功地扮演了“調和者”的角色,不僅化解了老師的疑慮,避免了對內部矛盾的深入追究,更在無形中提升了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和好感度。同時,那個被提議的班級活動,在她看來,或許正是下一個制造混亂、進一步離間他們的絕佳舞臺。
校園生活似乎恢復了某種秩序,但每個人都心知肚明,有些東西已經不一樣了。信任的碎片散落一地,看似被白玲輕輕拂去,實則深深嵌入了每個人的心底。形同路人的尷尬暫時被集體活動的提議所掩蓋,但裂痕依舊,猜疑未消。傲天小分隊和十二釵,這個曾經光芒四射的集體,如今內部已是千瘡百孔,而那個看似帶來和解希望的人,或許正是將這一切推向更深淵淵的手。陽光下的校園,陰影正在悄然蔓延。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