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帶來的波瀾逐漸在日常生活的節奏中平復,但傲天家的經濟狀況卻悄然成為了他新的關注點。表彰和榮譽帶來了名聲,卻并未直接改善家庭的物質條件。父親廠里的效益依舊平平,母親操持小店之余,也時常為柴米油鹽精打細算。傲天深知,僅靠父親的工資,想要應對未來可能的變化(包括他自己的學業乃至更遠的規劃),是遠遠不夠的。
夜深人靜,傲天坐在書桌前,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沉浸于課本或鍛煉精神力,而是鋪開稿紙,拿著筆認真寫畫。他在做一個“商業計劃書”,對象是——開一家網吧。
這個念頭并非空穴來風。隨著洪水的退去,災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城市恢復活力的速度超乎想象。與此同時,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熱潮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席卷全國,尤其是在年輕人群體中,對網絡世界充滿了巨大的好奇和渴望。綏遠市目前僅有零星幾家配置老舊、環境嘈雜的電腦游戲室,遠遠無法滿足潛在的需求。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白。
更重要的是,傲天擁有遠超這個時代的眼光。他深知未來十幾年互聯網將如何深刻地改變世界,而網吧,將是絕大多數普通中國網民最初接觸網絡世界的窗口,在寬帶入戶普及之前,必將迎來一個baozha式的黃金發展期。
然而,說服父母,尤其是觀念相對傳統的父母,并非易事。
周末晚飯后,傲天叫住了正準備去看電視的父母。
“爸,媽,有件事想跟你們商量一下。”傲天的表情很認真。
傲父傲母有些疑惑地坐下,看著兒子拿出幾張寫滿字的紙。
“我想建議家里……再開一家店。”傲天開門見山。
“開店?”傲母愣了一下,“開什么店?我們哪有那么多本錢?而且也沒經驗啊。”
“開一家網吧。”傲天將“計劃書”推過去,“就是提供電腦給客人上網、學習、查資料的地方。”
“電腦?那東西多貴啊!而且上網?聽說都是玩游戲,不務正業……”傲父皺起眉頭,本能地表示懷疑。他們這一代人對新興的電腦網絡大多抱有戒心。
“爸,媽,你們先聽我分析。”傲天早有準備,語氣沉穩,條理清晰,“第一,市場需求。現在年輕人,包括很多大學生、甚至工作需要的人,都對電腦和網絡有巨大需求,但我們市里幾乎沒有像樣的地方。這是空白市場。”“第二,發展趨勢。電腦和互聯網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不會玩游戲只是它很小的一部分功能,更重要的是信息查詢、通訊聯絡、甚至未來可以在上面做生意。早進入,早占先機。”“第三,投資回報。我仔細算過了。”傲天指著計劃書上的數字,“初期投入主要是電腦設備、房租和裝修。我們可以先從小規模做起,比如20-30臺電腦。按照每小時2元的收費,如果上座率能達到一半以上,預計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就能回本,之后就是純利潤。”“第四,管理。爸媽你們可以主要負責管理和收銀,雇一兩個懂電腦技術的網管。工作環境在室內,比爸在廠里輕松,也比媽你做百貨穩定。”“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傲天看著父母的眼睛,聲音格外鄭重,“這次洪水讓我明白,家里需要更強的抗風險能力。我們需要積累更多的資本,才能應對未來的各種可能。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他將那份凝聚了他對未來趨勢判斷和詳細財務測算的計劃書遞給父母。里面甚至包括了選址建議(學校周邊、商業區邊緣)、電腦配置建議(性價比)、以及一些初步的營銷策略(如會員制、包夜優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