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齊所有藥材后,李大海將自己關在小院里,開始專心破解丹方中缺失的凝丹手法。那份殘破的《凝元筑基丹》拓本被他用清水小心裱糊好,平鋪在石桌上,旁邊放著黑珠子和筆墨紙硯,方便隨時記錄心得。
他先將丹方的藥材配伍和提純步驟反復研讀,確保每個細節都爛熟于心。主藥紫陽果需用文火慢煉,逼出其中的火屬性靈氣;百年玄參則要用靈泉水泡發三日,去除土腥味;千年靈液需最后加入,起到中和藥性的作用……這些步驟看似簡單,卻藏著精妙的平衡,稍有不慎就會導致藥材靈氣相沖。
最難的還是缺失的凝丹手法。拓本最后幾頁只剩下模糊的丹紋殘跡,像是幾條交錯的弧線,隱約能看出需要用靈力在丹爐內勾勒出特殊的紋路,才能將分散的靈氣凝聚成丹。李大海盯著殘跡看了許久,嘗試用靈力在空中模擬,可無論怎么勾勒,都無法形成完整的閉環,靈氣剛聚起就會散開。
“難道真的要靠自己摸索?”他拿起黑珠子,再次覆蓋在殘跡上。珠子散發出柔和的光芒,殘跡上的墨跡在光芒中微微浮動,幾條斷裂的弧線仿佛有了生命,試圖連接卻始終差了一點。李大海集中精神,將自己對丹道的理解和提煉廢丹的經驗融入靈力,緩緩注入黑珠子。
不知過了多久,珠子突然閃過一道強光,拓本上的殘跡瞬間清晰,一條完整的丹紋虛影浮現在空中!那丹紋形如漩渦,又似層層疊疊的云紋,共有九道弧線交錯,每道弧線的弧度和節點都精準無比,隱隱與天地靈氣的運轉規律相合。
李大海屏住呼吸,生怕驚擾了這短暫的虛影。他迅速拿出紙筆,憑著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將丹紋的每一個細節都臨摹下來。等他畫完最后一筆,虛影才漸漸消散,黑珠子也恢復了原本的模樣,只是表面的光澤黯淡了幾分。
他捧著畫好的丹紋圖,激動得手心冒汗。這九道弧線組成的丹紋,正是凝丹的關鍵!雖然沒有文字注解,但結合之前的提煉經驗,他隱約能猜到其中的原理——需在丹藥即將成型時,用靈力同時勾勒出九道弧線,形成一個靈氣閉環,將藥材的火、土、水三種屬性靈氣牢牢鎖在丹內,最終凝聚成丹。
為了驗證丹紋的可行性,李大海特意買來一口下品丹爐,又取了些邊角料藥材,按丹方的步驟演練提純和融合。前幾次要么是火候控制不當,要么是靈力注入時機不對,藥材剛融合就炸成了飛灰。他毫不氣餒,每次失敗后都對照丹方和丹紋圖復盤,調整手法和靈力輸出。
半個月后,當他再次將輔藥按比例投入丹爐,用文火慢慢提純時,終于成功將七種土屬性靈草的靈氣融合成一團穩定的土黃色光暈。他心中一喜,立刻加入泡發好的玄參,控制著靈力引導玄參的靈氣與土黃色光暈交融。玄參的靈氣厚重綿長,恰好中和了輔藥的燥氣,兩種靈氣纏繞著上升,在丹爐頂部形成一團溫潤的光團。
“就是現在!”李大海深吸一口氣,將紫陽果的火屬性靈氣緩緩注入。火與土相遇,并未出現相沖的跡象,反而在他的控制下形成一種奇妙的平衡,光團漸漸染上淡淡的金色。最后,他小心翼翼地倒入半瓶千年靈液,靈液如同點睛之筆,讓光團瞬間變得凝實,隱約有了丹藥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