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峰會的茶歇區彌漫著現磨咖啡的焦香,混著甜膩的馬卡龍氣息,水晶燈的光芒透過玻璃折射在锃亮的大理石桌面上,映出散落的項目手冊。《鏡界》的宣傳冊被一本古裝劇手冊壓在角落,封面的元宇宙城市邊緣卷著角,泛著陳舊的白,在一堆色彩艷麗的宣傳物料里顯得格格不入。成彥穿著米白色西裝套裙,裙擺的暗紋被燈光照得隱約可見,指尖捏著玻璃杯柄,杯壁的水珠順著指縫滑落,沁得虎口發涼,她站在落地窗邊,后背繃得筆直,能清晰聽到不遠處卡座傳來的議論聲。
“成彥這步棋也太大了,虛擬制片加元宇宙,純屬嘩眾取寵。”說話的是做流量劇起家的制片人王總,他翹著二郎腿,皮鞋尖擦得發亮,手指夾著雪茄,煙灰長長一截懸在半空,語氣里滿是不加掩飾的不屑,“現在觀眾就認甜寵、懸疑,點開視頻就想嗑糖、看反轉,搞這些花里胡哨的技術,誰看得懂?我賭她血本無歸,8000萬扔水里都能聽個響,這項目最后怕是連水花都沒有。”
旁邊的女導演李姐點點頭,抿咖啡時嘴角只掀了個小縫,杯沿留下一圈淡紅的唇印,她眼神掃過不遠處的成彥,又飛快移開,聲音壓得像蚊子哼:“話也不能這么說,敢于創新是好事。但虛擬制片技術在國內還沒成熟,上次那部號稱‘技術標桿’的網劇,后期畫面糊得像打了馬賽克,8000萬制作成本砸進去,萬一效果翻車,可不是鬧著玩的。而且成彥被封殺這么久,早就沒了國民度,年輕觀眾誰認識她?光靠顧懷安的資本站臺,撐不起票房和熱度。”
“我倒覺得值得期待。”資深制片人張哥翻著《鏡界》的項目手冊,指尖反復摩挲著虛擬場景示意圖,紙張被揉出輕微的褶皺,“你們忘了去年國外那部虛擬制片電影?口碑票房雙豐收,技術才是未來趨勢。《鏡界》的劇本我看過,懸疑線纏著涼子,元宇宙設定又能玩出新花樣,挺新穎的。再說顧懷安找的技術團隊是業內頂尖的,30人熬了三個月做場景渲染,光測試片就改了五版,誠意擺在這。”
“誠意能當飯吃?”王總嗤笑一聲,煙灰終于落在米白色桌布上,他隨手用指尖撣了撣,留下一點灰痕,“娛樂圈最不缺的就是創新,缺的是市場。你問問在座的,有幾個觀眾知道元宇宙是什么?說不定播出來,觀眾以為是科幻片,看到一半就劃走,罵聲一片,還不是白忙活?成彥就是太急著證明自己,被封殺十年憋壞了,選了個最難啃的骨頭,最后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成彥的指尖猛地收緊,玻璃杯柄被捏得泛白,指節凸起像小石子,杯壁的水珠順著手腕滑進袖口,涼得她打了個寒顫。她知道業內的質疑不是空穴來風,自從《鏡界》官宣后,行業交流群里的討論就沒停過,有人截了她十年前的龍套劇照調侃“糊咖想逆天改命”,有人說她“靠資本玩票”,還有人把《鏡界》列為“2023年最不靠譜的項目”,每一條都像針一樣扎在心上。
“彥姐,別往心里去。”夏晚悄悄走到她身邊,手里捏著兩份草莓慕斯,蛋糕上的奶油沾了點在指尖,她遞過一份給成彥,聲音軟乎乎的,“他們就是嫉妒你敢創新,自己守著老套路不敢動,還見不得別人突破。你看王總拍的那些甜寵劇,劇情都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早該被市場淘汰了。”
成彥接過甜點,塑料叉子插進奶油的瞬間,指尖微微發顫,她嘴角扯出一抹淺笑,眼底卻沒半點笑意,只有藏不住的疲憊:“我知道。但行業的看法很重要,我們需要院線排片,需要平臺推廣,需要招商合作,這些質疑會像石頭一樣擋在前面,讓合作方望而卻步。”
正說著,幾個平臺采購簇擁著某視頻平臺的采購總監劉姐走了過來,劉姐穿著一身酒紅色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茍,臉上帶著職業化的笑容,眼角的細紋被粉底蓋得隱約可見,語氣卻帶著明顯的試探:“成總,顧總,《鏡界》的項目我們很關注。但說實話,虛擬制片的風險太高,我們平臺之前接過一部技術流網劇,播放量連預期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彈幕全是‘看不懂’‘畫面勸退’,所以……”
顧懷安上前一步,自然地擋在成彥身側,肩膀微微前傾,形成一道保護的弧度,他語氣沉穩有力,每個字都透著篤定:“劉姐,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鏡界》的差異化優勢很明顯,目前國內還沒有同類型的短劇,這是搶占市場空白的好機會。而且我們的技術團隊已經完成了三個核心場景的測試,畫面精度能達到4k,流暢度遠超行業標準,后續會有樣片流出,到時候你們再做決定也不遲。”
劉姐點點頭,眼神里依舊帶著猶豫,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公文包的拉鏈:“我們當然希望能合作,但平臺需要對用戶負責。這樣吧,等樣片出來我們看看,要是效果真如顧總所說,合作細節好談。”她說完,轉身加入了另一群人的討論,高跟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發出清脆的聲響,話題很快又回到了“虛擬制片到底行不行”上。
成彥看著她的背影,胸口像壓了塊濕棉花,悶得發慌。她知道,這些觀望和質疑的背后,一定有賀文璋的影子。峰會開始前,小雨就悄悄告訴她,星途傳媒的人在會場里四處散布《鏡界》的負面消息,說技術團隊是“臨時拼湊的草臺班子”,劇本是“照抄國外冷門電影”,目的就是讓合作方望而卻步,斷了她的后路。
“別擔心。”顧懷安輕輕拍了拍她的后背,掌心的溫度透過西裝布料傳過來,帶著讓人安心的力量,“我們不需要所有人都認可,只要有一部分人愿意相信我們,愿意給我們機會就夠了。樣片下周就能剪出來,到時候用實力說話,比任何辯解都管用。”
成彥點點頭,目光落在不遠處的張哥身上。他正拿著《鏡界》的手冊,和幾個年輕導演圍在一起,手指點著虛擬場景的示意圖,嘴里滔滔不絕地說著什么,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看到成彥看過來,張哥舉起手里的香檳杯,對著她遙遙比了個“加油”的手勢,成彥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緊繃的肩膀稍微放松了些。
這時,媒體區傳來一陣騷動。幾個娛樂記者舉著話筒、扛著攝像機,簇擁著王總,錄音筆的紅燈一閃一閃,像饑餓的眼睛。“王總,您對《鏡界》這個項目怎么看?您覺得成彥能憑借這部劇復出成功嗎?”一個戴眼鏡的女記者往前擠了擠,話筒幾乎貼到王總的嘴邊。
王總清了清嗓子,挺直了腰板,對著鏡頭侃侃而談,語氣里的不屑更甚:“我不看好。首先,虛擬制片技術不成熟,容易出現畫面卡頓、場景失真等問題,到時候觀眾看的不是劇情,是笑話;其次,元宇宙概念太超前,不符合國內觀眾的審美和認知,你跟我媽說元宇宙,她還以為是新出的保健品;最后,成彥的演技雖然不錯,但久疏戰陣,這么多年沒演主角,能不能駕馭這么復雜的角色,還是個未知數。我覺得,她還是應該從傳統題材入手,穩扎穩打,別想著一口吃個胖子。”
記者們的問題越來越尖銳:“那您覺得顧懷安豪擲8000萬投資《鏡界》,是因為看好項目本身,還是因為和成彥的特殊關系?”
王總的眼神閃過一絲狡黠,嘴角勾起一抹曖昧的笑,故意停頓了兩秒才開口:“這就不好說了。顧總有錢,愿意為愛發電,我們也管不著。但做生意終究是要賺錢的,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也不相信曖昧,我勸他們還是早點認清現實,別到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既虧了錢,又壞了名聲。”
成彥的臉色漸漸沉了下來,指甲深深掐進掌心,疼得她倒吸一口涼氣。她能想象到這些話明天會變成什么樣的標題,《成彥復出之作遭業內大佬炮轟》《顧懷安8000萬為愛發電,成彥復出懸了》,這些刺眼的字眼會像病毒一樣擴散,對《鏡界》的宣傳造成致命打擊。
顧懷安察覺到她的異樣,伸手輕輕握住她的手,力道堅定卻溫柔,他眼神銳利如刀,壓低聲音說:“別理他。他就是想蹭熱度,我們越回應,他越得意。等樣片出來,所有的質疑都會不攻自破,到時候他只會被自己的話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