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彥家的客廳亮著暖黃的燈,母親留下的繡架擺在窗邊,上面搭著半幅梔子繡片——是昨天母女和解時,母親教她補的盤金繡,針腳還帶著新線的光澤。顧懷安坐在對面的沙發上,手里端著杯溫咖啡,杯壁印著小梔子圖案,是成彥早上特意找出來的,“你以前說這杯子保溫,剛好今天降溫”。
咖啡的熱氣飄到他手邊,他卻沒喝,指尖在朝露股權估值報告上劃了道紅痕:“不對,林國雄的團隊故意壓低了咱們的非遺ip估值。”報告上“用戶基數”欄被標成200萬,可技術部剛統計的nft注冊用戶明明有320萬,更別說“傳承價值權重”——按行業標準,頭部非遺ip的傳承權重應占估值的35%,這里卻被砍到18%,“他們是想趁咱們剛應對完造謠,故意壓價,逼咱們在股權談判中讓步。”
成彥湊過去看,指尖碰了碰“傳承價值”那行字,突然想起上周林國雄的代表來工作室,臨走時說“非遺這東西,沒個準價,不如按普通文創估值算”,當時她沒在意,現在才明白是早有預謀。“那咱們怎么辦?”她翻出非遺ip的用戶增長表,3個月內用戶留存率82%,比行業平均水平高27%,“這些數據能不能反駁他們的壓價?”
“當然能。”顧懷安從包里掏出另一份報告,是他托文化產業研究院做的第三方估值,“我早就防著這手,特意找了權威機構——按咱們的用戶粘性和傳承價值,估值至少能提22%,比林國雄給的數高不少。”他把兩份報告并排放,紅筆在差異處畫了圈,“非遺ip估值有硬標準,用戶留存每超10%,估值權重加5%,傳承價值里‘活態傳承人數’‘技藝保護等級’都是加分項,咱們有8位國家級傳承人背書,怕什么?”(植入非遺ip估值行業冷知識,用具體數據強化應對邏輯,避免空泛)
成彥看著第三方報告上的公章,心里踏實了不少,剛要說話,小夏抱著文件袋沖進來,手機屏幕亮得刺眼:“不好了!林楓又發新爆料了!說咱們星耀的非遺材料是‘以次充好’,還附了張‘發霉宣紙’的照片,現在微博已經轉了5萬了!”她把手機遞過來,照片里的宣紙邊緣發黑,卻沒拍全品牌標識,“這明顯是假的!咱們上周剛進的紅星宣紙,每刀都有防偽碼,怎么會發霉?”
顧懷安接過手機,指尖放大照片,突然指了指宣紙角落:“這不是咱們用的牌子,是去年林楓工作室拍爛劇剩下的劣質紙——我上次去他們片場,見過一模一樣的包裝。”他立刻掏出手機撥給律師,“趕緊啟動輿情預案,先聯系宣紙廠發聲明,再讓張師傅他們拍個‘材料開箱’視頻,實時直播驗防偽碼,輿情黃金4小時內必須壓下去!”(設計突發爆料沖突,用“片場舊材料”細節呼應前文,體現危機應對效率)
成彥沒慌,反而快速翻出材料采購記錄:“我這里有上周的進貨單,紅星宣紙廠的公章、物流記錄都在,還有倉庫的監控視頻,每刀紙入庫時都驗過,沒一張發霉的。”她抬頭看向顧懷安,眼里沒了之前的慌亂,只剩并肩作戰的堅定,“咱們分工吧,你跟律師對接輿情,我聯系宣紙廠和傳承人,小夏負責整理材料證據,半小時后在工作室匯合,怎么樣?”
“沒問題!”顧懷安點頭,抓起外套時沒忘把劍橋offer塞進包里,“對了,我剛才跟律所確認,林楓的新爆料屬于‘商業詆毀’,比之前的人格誹謗更嚴重,勝訴后能要求他公開道歉,還能索賠——正好趁這機會,把他之前的造謠賬一起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