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場的清晨還沾著露水,草葉上的水珠滾到泥土里,洇出小小的濕痕。道具車的輪胎壓過草地時,濺起的水珠打濕了武指老楊的褲腳——他穿的是雙舊勞保鞋,鞋底磨得快平了,鞋邊還沾著上次拍雨戲的泥點,褲腳卷到膝蓋,露出腳踝上道淺褐色的疤,是前年拍跳樓戲時被鋼絲蹭的,結了痂又被磨破,反復好幾次才長好。
老楊手里攥著個貼滿膠布的對講機,機身掉了塊漆,膠布上用馬克筆寫著“別摔!第三次修了”,是道具組幫他貼的。他領著三個年輕人站在成彥面前,嗓子里帶著點晨起的沙啞,說話時會下意識摸兩下腳踝的疤:“這是光替小張,跟你身高168差1厘米,體重48公斤差2斤,穿你的暗夜行者服剛好——王阿姨昨天熨衣服時特意留了半寸縫,說萬一你胖了能改;這是文替小李,背臺詞比你還熟,上次替某流量演‘看書特寫’,鏡頭只拍手,觀眾都沒看出來那手根本不是流量的;還有武替阿凱,3米高的臺子跳下來不用護具,落地能穩得像踩棉花,專業得很!”
小張往前挪了半步,身上的黑色暗夜行者服還帶著樟腦丸混著薰衣草的味道——樟腦丸是劇組防蛀用的,薰衣草味是王阿姨熨衣服時噴的,她說“衣服有香味,演員穿得也舒服”。他緊張得手攥著衣角,指節發白,指甲蓋里還嵌著點白色的線頭,是剛才穿衣服時勾到的:“成彥老師好,我……我會跟好你的走位,保證燈光能精準打在你臉上。上次替蘇曼琪當光替,她連站位線都懶得看,我替她站了3小時,腿都麻了,結果她拍特寫時把‘我知道了’說成‘我忘了’,被導演罵了一頓,還轉頭怪我‘站得太偏影響她入戲’,氣得我當天就跟經紀人說‘下次再替她我寧愿去跑龍套’!”
小李湊過來時,手里的劇本嘩啦嘩啦響,封面卷得像朵喇叭花,頁邊用紅、藍、黑三種顏色的筆標滿了批注,某行臺詞旁邊還畫了個哭臉:“成彥老師,要是有‘低頭寫筆記’‘翻文件’這種不用露臉的戲,我來就行,大劇組都這樣,省時間還不耽誤拍重頭戲。上次拍《xx宮》,女主角連‘端茶杯’都用文替,結果文替的手比她小一圈,茶杯在鏡頭里忽大忽小,被網友扒出來‘茶杯變魔術’,上了熱搜#古裝劇離譜穿幫#,還被做成表情包,配文‘這茶杯成精了’,全網笑了半個月,連官微都出來道歉說‘道具組失誤’,其實誰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翻到劇本最后一頁,指著角落里的小字:“你看,這是我上次替人拍‘寫毛筆字’戲時記的,那演員連握筆姿勢都不會,我替他寫了8遍,結果播出時把我的名字打在‘書法指導’后面,還少打了個‘李’字,變成‘小指導’,笑死人了!”
老楊拍了拍兩人的肩膀,指節叩在他們背上發出“咚咚”的響,轉向成彥時,眉頭皺了皺,語氣里帶著點“好心勸你”的意味:“小成本劇雖然沒大劇組的預算,但該省的步驟也得省。光替幫你對燈光,省得你站在那兒等半天;文替幫你拍無關緊要的特寫,你專心琢磨重頭戲就行。行業里有個冷知識,某平臺統計2024年上線的大劇,83%都用了‘全替套餐’,連‘走路進房門’‘坐下喝茶’這種戲都讓替身上,演員只拍臉,美其名曰‘保證最佳狀態’,其實就是懶!上次有個頂流拍古裝劇,整部劇用了6個替身——文替寫毛筆字,光替對燈光,武替吊威亞,甚至連‘吃飯’都用替身上,結果播出時被網友發現‘身高忽高忽低’‘手的大小不一樣’,還有次替身穿的是運動鞋,鏡頭沒切干凈,露出個鞋尖,直接被罵‘軋戲劃水不敬業’,口碑從8.1跌到5.3,代掉了7個!”他說這話時,手里的對講機突然“滋滋”響了兩聲,是道具組催他去看威亞,他沒理,繼續盯著成彥,等著她點頭。
成彥卻搖了搖頭,伸手接過小張手里的戲服——指尖剛碰到領口的銀線,就摸到塊小小的布墊,是王阿姨上次發現她被銀線磨到脖子,連夜縫進去的,布墊用的是她自己的舊圍巾料,軟乎乎的。她把戲服輕輕疊好,放在旁邊的道具箱上,箱子上貼著張黃色便利貼,寫著“林墨的戲服——銀線被勾到”,是王阿姨的字跡,還畫了個小小的笑臉:“老楊,謝謝你們的好意,但除了高危動作,其他戲我自己來。”她手指劃過戲服袖口的褶皺,那是上次試穿時她特意捏出來的,因為林墨當律師時會經常挽袖子,褶皺的位置要自然,“林墨這個角色,連‘翻文件的速度’‘端茶杯的力度’都藏著她的性格——白天當律師,她翻文件會慢一點,手指會輕輕蹭過紙邊,怕漏看一個字;晚上當暗夜行者,她端茶杯會很用力,指節會發白,因為心里繃著弦。這些小細節,替身替不了,我得自己來,才能讓她‘活’過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楊愣了一下,手里的對講機“啪嗒”滑了一下,他趕緊用手接住,指腹蹭過膠布上的字,語氣里滿是不敢信:“你……你確定?大劇組的頂流都嫌站著對燈光累,你反而要自己拍這些‘邊角料’戲?上次有個女演員,連‘哭戲掉眼淚’都用替身——其實就是滴眼藥水,還說‘自己哭會腫眼睛影響上鏡’,你倒好,連‘翻文件’都要自己來,不怕拍多了累得沒力氣拍重頭戲?”
“不怕累。”成彥拿起自己的劇本,封面是她用藍筆寫的“林墨”,旁邊畫了個小小的面具,面具下面藏著行小字:“她的溫柔不是裝的,她的狠也不是演的”。她翻開夾著銀杏書簽的那頁——是林墨跟妹妹打電話的戲,臺詞旁邊寫著“語氣要軟,像哄小孩,尾音帶點顫”,還有個小括號,里面是“想起姥姥給我打電話時的語氣”,“我剛入行時,連‘當背景板’都要自己琢磨表情——導演讓我站在主角后面‘假裝笑’,我練了一下午,從‘咧嘴假笑’到‘眼里帶點光的笑’,才過了。現在有機會演這么好的角色,怎么會嫌麻煩?”她指尖劃過“姥姥”兩個字,心里暖了一下,“上次拍《云襄傳》,沈青瑤‘握劍的姿勢’,我練了10天——一開始握得太緊,像要捏碎劍,張導說‘沈青瑤的狠在心里,不在手上’,我就每天拿著玩具劍練,練到手指磨出繭,才找到‘握得松卻有力量’的感覺。林墨也一樣,這些小戲,我得自己演,才能離她近一點。”
小夏抱著個粉色保溫杯跑過來,杯身上印著只歪歪扭扭的小熊,是粉絲畫的。她跑得太急,保溫杯里的姜茶晃出來,灑了點在手上,她沒顧上擦,先把杯子遞給成彥:“姐!你說得對!我早就看不慣那些用替身的演員了!上次蘇曼琪拍武打戲,連‘揮鞭子’都用武替,結果武替的鞭子比她的長半尺,揮的時候纏到柱子上,蘇曼琪還假裝是自己揮的,對著空氣比劃,被鏡頭拍下來,網友截成動圖,配文‘這是在跳大神嗎’,笑了好幾天!還有次她拍‘跑步追人’的戲,用了跑替,結果跑替的褲子是束腳的,她的是闊腿的,鏡頭切到她時,褲子突然變寬,觀眾都看懵了,收視率直接跌了0.5個點!”她用袖子擦了擦手上的姜茶,又補充道:“我姐演的戲,連‘走路的姿勢’都要練——演沈青瑤時,她特意學了古代大家閨秀的走法,步子小,腳跟先落地;這次演林墨,她又練了律師的走法,步子穩,腰桿直,肯定比蘇曼琪強一百倍!”
王阿姨端著個橘子形狀的陶瓷罐走過來,罐子里的姜茶冒著熱氣,飄出淡淡的紅糖香——是她特意加的,因為昨天聽小夏說“成彥這幾天來例假,怕涼”。她的圍裙上沾著點粉底,是剛才給陳默試警服妝時蹭的,手里還拿著把斷了兩根齒的梳子:“成彥說得對!上次我給她化林墨的律師妝,她特意讓我把眼線畫得淡一點,說‘林墨不想太張揚,想讓別人覺得她好接近’;化暗夜行者妝時,又讓我在眼尾畫道細黑紋,說‘這樣能藏住眼里的情緒,不讓別人看出她的狠’。連妝造都這么用心,怎么會讓替身上?那些用替身的演員,根本就是沒把角色當回事——上次我在某個劇組幫忙,女主角連‘涂口紅’都讓助理替她試色,試好了再給她涂,結果助理涂的色號比她的深一度,拍特寫時嘴唇忽深忽淺,被網友扒出來‘口紅變魔術’,還怪我‘沒調好色’,氣得我當天就辭了!”
陳默從道具組那邊跑過來,手里拿著件深藍色警服,領口的扣子掉了一顆,是他剛才練系扣子時拽掉的,他用別針臨時別著。他的額頭上還沾著點灰,是剛才幫道具組搬箱子蹭的:“成彥,我支持你!我演江熠,連‘系警服扣子的速度’都練了好久——江熠是老警察,平時系扣子會很快,三秒就能系完;但遇到林墨時,會慢一點,手指會頓一下,因為分心看她了。我在宿舍用舊警服練,練到手指磨出繭,才找到那種‘熟練又偶爾分心’的感覺。”他湊近成彥,小聲說:“其實我之前在大劇組拍過戲,想自己演‘摔倒’的戲,導演說‘不用你多事,讓武替來,省得你受傷影響拍攝’,結果武替摔的姿勢跟我的不一樣,播出時被網友說‘警察怎么摔得像個小偷’,特別尷尬。這次咱們自己來,肯定能拍得更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