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天地雜家觥籌集(貳)
1.丁汝昌:威海衛的濤聲有點冷
秋風,蕭瑟。
威海衛的濤聲,愈發的清冷。
丁汝昌站在城樓,看著漆黑的大海。
心中,泛起一陣陣的感傷。
都說保家衛國,是軍人的責任。
敵人的炮火,已經迫在眉睫。
而朝廷的軍械,還有兵馬,在哪里?
威海衛的這些老弱婦孺,早已愁容滿面。
趁著夜色偷偷逃走的人,越來越多。
丁汝昌不忍心,把他們抓回來。
一旦抓回來上報朝廷,他們那些人都得死。
那些逃命的人,又有什么錯呢?
他們不過是不想死,想要茍活下去而已。
丁汝昌想起了他的家人,還有孩子。
真希望,他們能夠生活在和平的年代。
即便平凡的過一生,也是好的。
伊東佑亨開出的條件,固然不錯。
馬格祿提出的建議,也很有吸引力。
但丁汝昌千做萬做,就是不敢做賣國賊。
明天天一亮,就要出發了。
也許,這是他最后一次向著威海衛發呆了。(完)
2.馮子材:給我干死那群法國佬
已過花甲之年的馮子材,再次披甲上陣。
這一次,他要痛打的是一幫法國洋鬼子。
據可靠消息,這幫洋鬼子來自于埃菲爾鐵塔。
又或者,是來自于巴黎圣母院。
說到巴黎圣母院,馮子材就來氣了。
一幫侵略者,沒有一絲半點的“圣母心”。
怎么有那勇氣,敢竊用“圣母”的名號。
應該改名為卡西莫多院,或者叫巴黎駝子院。
海域畢竟有限,洋鬼子在武器裝備上優勢明顯。
炮轟海口等固定目標,那是一炮一個準。
但到了陸地,地廣人稀,形勢復雜。
將士們都是活物,可以靈活躲避。
洋鬼子的裝備,運轉費時費力,很難發揮威力。
只要不正面硬杠,洋鬼子基本就是弱雞。
馮子材不愧是沙場鬼見愁,連張之洞都佩服的老革命。
引蛇出洞、誘敵深入、虛張聲勢,一套三連招。
法國小分隊糧食吃光,子彈打光。
跟著馮子材的隊伍趕了半天,愣是沒有摸到隊伍的屁股。
小隊長馬克吐溫,還因此受了個降級的處分。
聽聞法國軍隊士氣低迷,馮子材化虛為實。
這一次夜襲,一定要好好給法國佬點顏色瞧瞧。(完)
3.福康安:私生子認爹需要代價
一把斷刀的故事,在江湖流傳。
斷刀的主人,是一位面容俊朗的少年。
據說少年的身形容貌,酷似當年的遼東大俠胡一刀。
想到胡一刀,福康安心頭一陣糾結。
兩個人在遼東初次相遇,是十八年前的事了。
一個是背著寶刀,一心想要尋寶的少年。
一個是背著行囊,一心想要尋爹的少年。
尋寶的少年,叫胡一刀,習得一手胡家刀法。
正在雪山堡大殿,與人切磋技藝。
那時候的胡一刀,雙手插兜,并不知道什么叫“砸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