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琴,是師曠拿手的。
練武,也是師曠拿手的。
春秋德藝雙馨的招牌,可是真材實料。
師曠彈琴,講求氣定神閑。
為了提高專注力,師曠特意弄瞎了自己的眼睛。
比起處女宮的沙加,師曠的定力或許不足。
但師曠的犧牲精神,也不輸給那位近乎于神的男人。
視覺的殘缺,令師曠的聽覺能力加倍。
不僅可以聽見天庭的聲音,還能聽懂鳥獸的語。
他在梧桐樹下彈琴,甚至吸引鳳凰的到來。
琴藝的高超,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盡管如此,師曠依然堅持做好訓練訓練。
為了提高手指的靈活度,以及勾弦的爆發力。
師曠還研究出了一套指法,叫太極八卦指。
后來,這套掌法成為師氏族人的基本功。
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夠保家衛國。
據說大理段家的六脈神劍,就是從太極八卦指中演化而來。
大理世子段譽,是唯一一個練成秘技之人。
至于亂世之中,配合天魔琴的天魔琴法。
那更是魔宗第一大殺器,俗稱人命收割機。
輕輕一揮指,身體灰飛煙滅,堪稱暗黑版六脈神劍。(完)
5.師文:彈琴彈的是感情
百家爭鳴,文藝復興。
沒有誰比師文,更具有蘇格拉底的情懷。
當他的老師師襄,對他三年都不能彈一曲,心生抱怨的時候。
他心里想的,卻是彈琴的至高境界。
那就是用琴聲,來表達或者宣泄內心的真實感情。
彈琴,關注的不僅僅是調弦。
彈琴,向往的也不只是音調節律。
那些表面的東西,著實是太膚淺了。
師襄聽完師文的話,不由的對他刮目相看。
這看似木訥剛毅的傻小子,居然還有思想家的稟賦。
師襄想起三年前,師文從鄭國到魯國學藝的情景。
那天,師文為了拜在師襄門下,足足在門口跪了一天一夜。
最終,師襄被他的韌勁所感動,答應收他做弟子。
果然,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師文又去拜見師襄。
擺好桌,調好弦,坐姿端正,氣定神閑的彈奏起來。
他先是勾起金音的商弦,發出南呂的樂律。
接著,他撥動木音的角弦,發出夾鐘的樂律。
然后,他低拂水音的羽弦,發出黃鐘的樂律。
緊接著,他叩響火音的徵弦,發出蕤賓的樂律。
最后,他凝神于五音之首的宮弦,使四弦產生和鳴。
師襄聽完,高興的手舞足蹈,連連稱贊。(完)
6.屈原:又叫屈來又喊冤
人生在禽,不獸何獲?
這種哲學家的命題,往往害死人。
偏偏屈原,就是這種杞人憂天的心性。
就算對著汨羅江,也能說上個三天三夜。
從《天問》到《九歌》,從《九歌》到《離騷》。
一次比一次瘋狂,一次比一次絕望。
就像自詡為太陽的威廉·尼采,身體里總有兩個人格在碰撞。
最終把尼采的腦子搞成了漿糊,成功轉型為精神病人。
而屈原,最終選擇了投向汨羅江。
帶著無限的才情和無盡的困厄,徹底冰涼。
屈原投湖自盡的噩耗,究竟來自于誰的傳。
讓史上最憋屈的男人,一下子站到了道德的制高點。
想來那個人,才是當時最杰出的炒作高手。
在此后的兩千年里,往生的人會在這天換上濃艷的妝。
百舸爭流里,忘記了歷史早就翻開了新的篇章。
哪片黃土之下,不曾埋過死人的枯骨和姑娘的衣裳。
我吹過你吹過的晚風,捧一杯酒,道一句無處話凄涼。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句高尚的話,成就了多少國家的棟梁。
誰又曾想,屈原說的和做的不太一樣。
那些來自生活的苦,終究還是壓彎了桀驁的脊梁。(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