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那棵老棗樹依舊枝繁葉茂,在夕陽余暉下投下一片清涼的陰影。
車剛停穩,老娘孫巧云就手腳麻利的下了車,嘴里還念叨著:“你們爺倆先歇著,我趕緊去做飯!”說著便風風火火地鉆進了灶房。
老爹劉大山則不緊不慢地走到棗樹下的石凳旁坐下,從腰后抽出那根磨得油亮的煙袋鍋,小心翼翼地按上一鍋旱煙絲,劃燃火柴,吧嗒吧嗒地吸了起來。
青灰色的煙霧裊裊升起,模糊了他那張飽經風霜卻此刻略顯舒展的臉龐。
劉文宇將邊三輪在院角停好,走到老爹身邊,在另一個石凳上坐下。空氣中彌漫著旱煙特有的醇厚氣息和灶房里傳來的叮叮當當聲,一種踏實而溫暖的感覺包裹著他。
“爹,”劉文宇斟酌著開了口,“明天……我得出趟差,跟火車去趟外地。”
“嗯?”劉大山握著煙桿的手微微一頓,抬起眼皮看向小兒子,渾濁的眼睛里透出些許疑惑。
“跟火車?去外地?你一個派出所的采購員,跟著火車跑外地去干啥?”
劉文宇早就料到老爹會有此一問,笑著解釋道:“不是采購的事。是車站派出所那邊臨時人員不足,需要我們所里支援兩個人跟車執勤。所長看我年輕,讓我跟著師傅一起去,也算是長長見識,學習學習。”
“哦……是公務啊。”劉大山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他雖然不太明白派出所內部的具體分工,但“公務”、“支援”這些詞在他聽來就是正事、要緊事。
他沉默地吸了幾口煙,才緩緩開口道:“出遠門……也好。男娃子,是該多出去闖蕩闖蕩,見見世面。不過,”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鄭重起來,“第一回跑那么遠,人生地不熟的,一切小心。在外面,眼要亮,手要穩,心要定。跟著你師傅,多聽多看,別莽撞,凡事安全第一。”
聽著老爹這樸素卻充滿關切的叮囑,劉文宇心里暖融融的。
他收起臉上的玩笑,認真地點點頭:“爹,您放心,我記住了。我們就是跟車過去,路上維持下秩序,到了地方交接完,修整一下,最多四五天就回來了,您和我娘不用擔心。”
這時,孫巧云端著一盆洗好的菜從灶房探出頭來,顯然也聽到了父子倆的對話,立刻接話道:
“四五天?那得準備周全嘍!聽說那邊靠海,風大,晚上涼,得帶件厚實衣裳!我晚上就給你收拾!”
劉文宇看著老娘的背影,無奈地笑了笑,心里卻是一片溫熱。
第二天一大早,天剛蒙蒙亮,劉文宇就被院子里熟悉的響動喚醒了。等他穿戴整齊走出屋門,就看見灶房里已經亮起了溫暖的燈光,空氣中彌漫著小米粥的香氣和烙餅的焦香。
孫巧云正忙得團團轉,看見兒子出來,連忙招呼:“快,洗臉吃飯!東西我都給你收拾好了!”
等到劉文宇坐在小飯桌前,看著面前豐盛的早餐——金黃的小米粥、烙得兩面焦香的蔥花餅、一小碟咸菜,還有……足足十幾個水煮蛋!
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娘,您這是煮了多少個雞蛋啊?我就出去四五天,現在天氣熱,放不住,吃不完都壞了多可惜!還有……”
他指了指炕頭上那個鼓鼓囊囊的藍布包袱,“衣服和鞋子有兩身替換著穿就行了,真的不用準備那么多!”
喜歡重回五九:家人溫飽我全包請大家收藏:()重回五九:家人溫飽我全包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