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重歸寧靜,唯有玄冥寒潭水波輕漾的微響,以及黃金靈谷穗子在風中搖曳的沙沙聲。林小凡緊握著手中那本溫潤如玉的《都市修行手冊》,指尖傳來的厚重大地氣息與體內新生的厚土靈力隱隱共鳴,仿佛握著一方縮小的乾坤。
趙長老的離去并未帶走壓力,反而留下了更深的謎團與一份沉甸甸的人情。聯盟的橄欖枝被拒,血煞門的陰影依舊濃重如墨,這本手冊,便是他在萬丈紅塵中唯一可依仗的“茍道”指南。
“林大哥……”
蘇晴的聲音帶著一絲忐忑,打破了沉默。她看著林小凡手中的玉冊,又看看昏迷的父親,眼中既有對仙緣錯失的失落,更有對未來的茫然。“那位老神仙……他……”
“無妨。”
林小凡聲音沉穩,打斷了蘇晴的擔憂。他翻開玉冊,非金非玉的紙張觸手溫潤,其上文字并非墨寫,而是如同天然生成的玄奧紋理,意念沉入其中,浩如煙海的信息便清晰浮現于識海。
“紅塵濁浪,靈根自藏。地脈為引,厚德承光。市井百態,皆可為用。避其鋒芒,守拙則剛……”
開篇總綱,字字珠璣,直指在凡俗濁世中修行的核心要義——藏!
他快速瀏覽。手冊內容龐雜精深,遠超趙長老輕描淡寫的“微末經驗”。
*
**藏形篇:**
詳解如何利用凡俗材料(如特定礦物、草木灰燼)布置簡易匿蹤陣,混淆低階修士靈覺;如何借助嘈雜市聲、濃郁煙火氣掩蓋自身靈力波動;甚至如何調整呼吸、步態,模擬凡人氣韻,融入人群不露痕跡。其中一種“混元息壤陣”,以特定比例混合的普通黏土、鐵屑、骨粉埋于居所四角,便能有效隔絕筑基期以下修士的粗略探查,正適合眼下的山坳!
*
**辨物篇:**
羅列凡俗市井中可能蘊含微弱靈氣的藥材、食材、礦石,并附有簡易辨識法門與激發其效用的凡俗手段。如“十年份以上野山參,根須蜷曲如龍,斷面隱現金絲,以無根晨露文火慢燉十二時辰,可得一縷微薄木靈精粹,滋養凡軀”。這對蘇振邦和妞妞母女,無疑是續命的希望!
*
**煉凡篇:**
此篇最讓林小凡心驚!專講如何以凡俗器物(瓦罐、鐵鍋、柴火)處理低階靈植,最大程度保留溫和藥性,供凡人服用或修士療養。其中一種“九轉回春羹”的方子,主材赫然是……黃金靈谷碾磨的谷粉!配合幾種凡俗草藥,以寒潭水(手冊中標注可用山澗冷泉替代)文火熬煮,竟能激發靈谷溫和生機,緩慢滋養本源,修補元氣!這正是蘇振邦急需之物!
*
**雜錄篇:**
記載諸多市井生存智慧、人情世故、甚至一些凡俗武技的發力技巧,如何在不動用靈力的情況下自保或脫身。
手冊內容浩繁,林小凡如饑似渴地汲取著。這不僅僅是一本指南,更是一套在規則夾縫中生存、利用規則、守護自身的完整體系!趙長老這份人情,比想象中更重!
他目光最終停留在手冊末頁,一行不起眼的古篆旁注上:
“凡此種種,根基所在,首重‘隱世條約’。鐵律如山,觸之必誅!”
**隱世條約?**
林小凡心頭猛地一跳!一個他從未聽聞,卻仿佛蘊含著無盡肅殺與鐵血規則的名詞!
就在這時!
山坳入口處,空間如同水波般微微蕩漾。一個身影無聲無息地出現,仿佛他一直就站在那里。
來人穿著洗得發白的灰色道袍,身形有些佝僂,左腿明顯跛著,拄著一根油光發亮的舊木拐杖。面容清癯,皺紋深刻如同刀刻,一雙眼睛卻異常明亮,如同深潭古井,平靜無波地望向林小凡。他氣息內斂至極,若非親眼所見,幾乎感覺不到存在,與周圍環境完美融為一體。
正是趙長老提到的,歸云觀,跛腳道人——張道人!
“小友,玉冊可曾細讀?”
張道人的聲音沙啞平淡,如同老農閑聊。
林小凡心中一凜,起身恭敬行禮:“晚輩林小凡,見過張道長。玉冊玄奧,晚輩正在研習。敢問道長,這‘隱世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