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祝賀與歡喜,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開一圈圈溫暖的漣漪,最終又緩緩歸于平靜。對于沈微婉和沈默而,結合是兩顆歷經風霜的心最終找到歸宿的自然結果,是“家”的圓滿,而非需要大肆宣揚的盛事。他們都非喜好浮華之人,過往的歲月早已教會他們,真正的安穩與幸福,根植于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而非表面的喧囂與排場。
這一夜,打烊之后,安兒和念兒已在后院隔出的小間里安然睡去。店內收拾得干干凈凈,桌椅整齊,地面光潔,只有柜臺一角還亮著那盞熟悉的油燈,將沈微婉和沈默對坐的身影投在墻壁上,拉得悠長而親密。
店內彌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寧而溫馨的氣息。
沈微婉手中做著簡單的針線活,是在為安兒縫補一件磨破了袖口的小褂。沈默則坐在她對面,就著燈光,仔細檢查并擦拭著幾件常用的木工刻刀,動作緩慢而專注。兩人之間沒有太多的語,偶爾抬頭,視線相交,便能看到彼此眼中那無需說的、深沉而平靜的暖意。
“我想著,”沈微婉停下手中的針線,聲音在寂靜的夜里顯得格外柔和,“咱們這事,也不必講究那些虛禮了。”
沈默聞,放下手中的刻刀,抬起頭,目光沉靜地看向她,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沒有三媒六聘,沒有繁文縟節,”沈微婉的唇角帶著一絲淺淺的、釋然的弧度,“就選個日子,簡單置辦一桌飯菜,請張婆婆、李嫂,還有幾位平日里走得近、多有照拂的街坊鄰居,一起來吃頓飯,便算是禮成了。你看可好?”
她的提議,正合沈默的心意。他本就不是善于應酬交際的人,更覺得那些過于繁瑣的儀式,反而會掩蓋了結合本身的意義。他所求的,是實實在在的相守,是日后每一天的柴米油鹽,是風雨來臨時的并肩而立。
“好。”他毫不猶豫地點頭,聲音低沉而肯定,“就依你。簡單最好。”
見他同意,沈微婉心中最后一絲關于是否太過簡慢的顧慮也消散了。她繼續說道:“日子……就定在三日后吧,那日店里不忙,食材也來得及準備。就在咱們這店里擺上一桌,雖不寬敞,但也溫馨。”
“嗯。”沈默再次點頭,目光掃過這間凝聚了沈微婉無數心血的小店,眼神溫和,“這里很好。”
這里,是他們相遇、相識、相知的地方,是他們共同守護的“家”的。在這里完成結合的儀式,再合適不過。
“飯菜也不必太過鋪張,”沈微婉細細規劃著,“就做幾道咱們店里的拿手菜,熬一鍋濃濃的骨頭湯,我再多準備些新出的腌菜……實在,暖心,便好。”
她想的,是讓來分享喜悅的人,吃得舒心、溫暖,如同他們此刻的心境。
“好。”沈默依舊是簡意賅的回應,但他看向沈微婉的目光里,充滿了全然的信任與支持。他知道,在這些生活瑣事的安排上,她總是周到而妥帖。
大事便在這三兩語間定了下來。沒有爭執,沒有分歧,只有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與和諧。他們都深知彼此的心意,都向往著同一份簡單而真實的幸福。
商議既定,沈微婉重新拿起針線,沈默也繼續擦拭他的刻刀。店內又恢復了之前的寧靜,只有燈花偶爾爆開的輕微噼啪聲,和窗外隱約傳來的、更夫巡夜的梆子聲。
沈微婉縫了幾針,忍不住又抬起頭,看向對面的沈默。他低垂著眼瞼,濃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陰影,神情專注而平和。燈影在他輪廓分明的側臉上跳躍,將他平日里那份冷硬的線條柔化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