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施耐德爵士:“是的,爵士。”
亞瑟?黑斯廷斯爵士:“不過……”
奧古斯特?施耐德爵士:“爵士?”
<divclass="contentadv">亞瑟?黑斯廷斯爵士:“告訴路易,我們在加萊給他留了一艘船,過去他是怎么離開的,將來也可以怎么回來。順便警告俾斯麥那個混蛋,他派人在倫敦散布假新聞的事情我們掌握的非常清晰。《泰晤士報》被他耍的團團轉,心甘情愿的替他發表法國將會侵占比利時的消息,搞得整個不列顛的民眾都對法蘭西無中生有的暴行怒從心頭起。但是,新聞界與民眾蒙在鼓里并不代表我們的內閣也不知道他在底下渾水摸魚。
他的手段,當年林肯在南北戰爭期間已經在倫敦用過一遍了。不列顛的情報部門就算是驢子,也不可能在同樣的地方跌倒兩次。此外,如果普魯士依舊癡迷于向倫敦成批發送工業間諜,那我們不排除在戰爭中站到法蘭西一邊的可能性。我的年紀確實不像從前那么年輕了,但是這不代表我不能像當年一樣狠狠地踢他的屁股。”
――《19世紀英國內閣辦公廳會議記錄》
德意志線列步兵團非凡的精力和熱情與不列顛士兵在克里米亞參與圍城工作時的姿態同樣堪稱軍人的典型。雖然在開戰前沒有多少人看好他們,但是他們依然憑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戰斗意志擊敗了河對岸常戴鴨舌帽的鄰居。
據本報記者前方消息,1871年1月18日,在這個偉大的日子里,尊貴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數萬名德意志士兵山呼海嘯的見證下,于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登基,正式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
――《泰晤士報》
布雷奧克偵探事務所。
靠著窗邊的沙發上,亞瑟一邊喝著紅茶一邊閱讀著《立憲報》的今日頭條。
今天的報紙版面非常的有意思,上面什么文字都沒寫,只有一幅漫畫,即便是不識字的人也可以很容易理解報紙的內容。
漫畫的背景是火光中的凱道賽公館,一個裝滿炸藥的馬車正沖著公館大門疾馳而去,而馬車追逐的對象則是一顆穿著軍裝、手持雨傘、驚慌失措逃命的鴨梨。
而在鴨梨的身邊,還站著個戴著拿破侖標志性雙角帽、身披帝國鷹旗的年輕人,不消多說,這個年輕人多半是路易。
巴黎的藝術家們向來是如此充滿想象力,雖然法蘭西出版界的審查力度要遠大于倫敦,但是這并沒有妨礙他們在狹小的空間內各種閃轉騰挪。
在這方面,亞瑟覺得,倫敦艦隊街的媒體還是應該多學習,他們的漫畫水平同巴黎同行們相比,還是顯得naive了。
而在亞瑟身前的茶幾上,還擺放著一份整理好的文件。
那是亞瑟昨晚的勞動成果,《漢諾威王國憲法》的警務改革部分。
在巴黎的這段時間里,駐法公使館里留存的富歇回憶錄與他的書信都給了亞瑟不少警務改革方面的啟示。
對于漢諾威來說,全盤照搬蘇格蘭場會顯得過于寬松以致于讓當地的保守派無法接受,而全盤照搬法蘭西的大警察制度則會讓自由派們憤怒。
而現在這個結合了英國經驗與法國經驗的新版本,亞瑟相信,絕對非常適合漢諾威王國的體質。
由于漢諾威警務改革完全不觸及亞瑟本人的利益,所以他的每一段話幾乎都是出于公心,甚至于他還把警隊一律不得經商這一條給加上了。
有了這么一份履歷,即便以后的人生中,亞瑟再沒有做出過什么成績了,他在晚年的時候依然可以向晚輩們吹噓,自己當年年輕的時候主要就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確立了蘇格蘭場警務情報部門的基本架構。
第二個,是把‘皇家’兩個字加進了大倫敦警察廳的前頭。
第三個就是“亞瑟?黑斯廷斯原則”。
如果說還有一點成績,那就是規定了漢諾威王國的警隊一律不得經商,這個對德意志警察的命運有很大的關系。還有就是1832年的倫敦暴亂也是很大的……
很慚愧,只做了一點微小的貢獻,謝謝大家……
“亞瑟老弟!”
亞瑟剛想到這兒,忽然聽見前方傳來了維多克與大仲馬的說笑聲。
二人樂呵呵的扛著一幅畫上了事務所的二樓,一邊走還一邊喊:“亞瑟,快來搭把手。”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