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外交部絕情。而是由于葡萄牙這個國家除了位置在西歐以外,不論是人口、經濟還是自然條件都不像是個西歐國家。
他們既沒有法國那樣肥沃的土地,也不像是英國這樣良港遍地,更別提工業革命所必須的煤鐵資源了。
<divclass="contentadv">當然,葡萄牙也不是一無所有,他們在窮山、惡水以及刁民方面的資源還是挺富裕的。
伊比利亞半島將它最好的陽光留給了西班牙,與此同時,也把最惡劣的自然條件送給了葡萄牙。
不過話雖如此,葡萄牙境內惡劣的山地、高原等地形也不總是發揮負面作用,至少它非常受軍事愛好者的歡迎。
這些山地不僅為葡萄牙抵擋了一直惦記著吞并它的西班牙人,也在半島戰爭時期,為率領英軍在葡萄牙登陸的威靈頓公爵提供了很多幫助。
向來擅打防御戰的威靈頓充分利用了這些有利地形,活生生將大半個已經落入拿破侖手中的伊比利亞半島重新奪了回來。
而且惡劣的自然條件也讓逼不得已的葡萄牙人變成了‘第一只下海謀生的螃蟹’,大航海時代正是從這片貧瘠的土地開啟的。
不過大航海的輝煌如今已成昔日泡影,如今的葡萄牙不止不太受到歐洲其他國家關注,甚至于他們本國的王室都不太瞧得上這片土地。
1817年時,由于受不了自己的窮本家,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鬧起了獨立革命,宣布成立了巴西共和國。
雖然這個共和國只維持了短暫的76天,但是終究還是給本來就勉勵維持的葡萄牙帶來了沉重打擊,也讓葡萄牙國內的反對派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
1820年,深受法國大革命帶來自由主義之風影響的葡萄牙人發動了革命,葡萄牙國王若昂六世因此不得不流亡巴西。
最后在雙方扯皮一年后,若昂六世與制憲會議終于達成一致,以廢除專制統治、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為前提,結束流亡返回國內,而若昂六世的繼承人佩德羅王子則被留在了巴西負責管理當地。
而制憲會議的眾位議員們發現這種情況后,立馬向國王進奏,嘴里也說著些類似‘王子乃真龍之軀,不宜久居番夷之地’的怪話,要求國王把王子召回國內。
不止如此,這幫打心底里瞧不起巴西的議員們,還通過法案,將本來已經升格為王國的巴西重新降格成了葡萄牙的一個海外省,也就是殖民地。
這樣的行為自然激起了巴西人的強烈不滿,獨立的呼聲再次響徹巴西的大街小巷。
而在這個時候,被國王留下來管理巴西的佩德羅王子卻毅然決然的選擇留在巴西,還主動肩負起了巴西獨立派領袖的重任。
這位從拿破侖戰爭時期便隨父親流亡巴西的王子對這片土地有著相當濃厚的感情,而為了避免巴西重返殖民地地位,佩德羅王子甚至發出了哪怕在他老爹看來都是十分眼前一黑的論。
佩德羅王子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便氣憤的高呼:“就算要合并,也應該是四流國家、窮國葡萄牙并入一流國家巴西,而不是相反的!”
之后,佩德羅王子還正式對外發布聲明:“為了所有人的利益以及為了整個民族的福祉,我決定對大家說,我將會繼續留在巴西。”
隨后,他正式宣布拒絕遵守葡萄牙制憲會議的要求。
當制憲會議得知這個消息后,也是本著一步到位的原則,直接宣布巴西政府非法,并對巴西發出了戰爭威脅。
而剛剛和騎兵部隊結束訓練,正在伊皮蘭卡河畔飲馬休憩的佩德羅王子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反應便是將這份公務函件用馬靴踩進了泥里。
他翻身上馬沖著士兵們宣布道:“是時候了!不獨立毋寧死!我們和葡萄牙決裂了!”
制憲會議聞訊立即向巴西派出平叛大軍。
就在葡萄牙人到達巴西之前的10月12日,佩德羅一世則在里約熱內盧登基,加冕為‘巴西皇帝及永久保護者’。
而在葡萄牙和巴西打打鬧鬧了幾年后,葡萄牙人終究是拿不下被皇家海軍開除軍籍的‘炸彈船狂人’科克蘭將軍調教的巴西海軍。
而葡萄牙國王若昂六世看到兒子居然這么出息,在心酸自己淪為立憲國王的同時,對兒子都混成巴西皇帝的行為也是頗感欣慰。
所以,最終若昂六世還是讓葡萄牙承認了巴西的獨立地位。
佩德羅王子敢于和老父親過招,而他的弟弟也是不遑多讓的一位英雄豪杰。
本著半大小子打死老子的原則,在大兒子佩德羅王子帶領巴西開展‘給爸爸一個教訓’活動的同時,二兒子米格爾王子也混成了葡萄牙專制主義分子的領袖,并趁著老爹手忙腳亂抽不出手的時候果斷開啟了他的‘滅爸行動’。
1823年,專制主義者在米格爾王子的帶領下突然發難,兵鋒直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要求解散議會、廢除憲法。
坐擁兩大孝子的若昂六世實在不能同時對付兩個兒子,于是不得不對叛軍做出讓步,將葡萄牙全軍總司令的頭銜封給米格爾王子。
老國王本想著現在兒子總該消停了,可沒想到第二年米格爾王子再次發難,但是這一次,早有防備的若昂六世讓他好好見識了一下什么是‘你爸爸終究是你爸爸’。
叛軍遭到空前失敗,米格爾王子遭到逮捕。隨后,若昂六世宣布米格爾王子為不受歡迎的人,并下令將他驅逐出境,米格爾因此只能灰溜溜的跑到奧地利去抱梅特涅的大腿。
而到了1826年的時候,若昂六世在吃東西時,一個不留神把自己給噎死了。
雖然這個死法聽起來就和沙皇中風一樣不靠譜,但是務實的葡萄牙人還是很快接受了這個事實。
而國王的意外離世也帶來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國王在去世前并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
于是葡萄牙國內圍繞著王位繼承權的問題再次展開了‘熱烈大討論’,自由主義者支持若昂六世的長子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繼承葡萄牙王位,而專制主義者則支持次子米格爾王子。
在爭奪王位的過程中,把持著政府的自由主義者先下手為強,他們搶先宣布佩德羅為葡萄牙王國的合法繼承人。
而專制主義者則宣稱自由主義者違憲,他們認為佩德羅王子不能在身為巴西皇帝的情況下同時繼承葡萄牙王位。
眼見著兩派人馬就要在里斯本郊外互相比劃比劃了,急于解決問題的佩德羅連忙在1826年頒布一部大憲章,以取代1822年制訂的憲法。
而為了彌合兩派矛盾,佩德羅還宣稱自己不會繼承葡萄牙王位,而是把頭銜交給自己年僅七歲的女兒瑪利亞,至于他的弟弟專制主義派的領袖米格爾王子則會迎娶這位七歲的侄女。
根據佩德羅的倡議,在瑪利亞女王成年之前,由米格爾王子攝政。
而瑪利亞成年后,葡萄牙則由夫婦二人共同統治。
我管你叫弟,你管我叫爸,大家原本就是一家人,這下親上加親了,湊活著過唄,還能離咋的?
不過佩德羅一世雖然想的十分美好,但是米格爾王子顯然和哥哥的觀念不太一樣。
并不熱愛蘿莉、也不熱愛侄女、更沒有降輩分打算、思維十分天主教虔信者的米格爾王子表面上應承了哥哥的建議,可他1828年一回到國內,事情就開始走向了內戰的快車道。
米格爾王子掌握大權之后,立刻和親兄弟翻臉。
他拒絕接受大憲章,宣布君主專制制度復辟,并按照古制召開由教士、貴族和平民參加的三級會議,自封為葡萄牙國王。
不止如此,他還一早就拉到了美國、俄國、西班牙和教廷的承認,準備和大哥好好地過兩招。
葡萄牙內戰自1829年開始,正式打響。
原本英國政府一直對葡萄牙內戰冷眼旁觀,因為不列顛對這種沒什么油水的家務事向來興趣不大。
可是當1830年法國發生七月革命,隨后比利時獨立與波蘭起義的問題終于讓外交部產生了警覺心理。
雖然不列顛外交部不是居委會大媽,更不是宗教裁判所,但是如果這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務事繼續放著不管的話……
葡萄牙的自由主義派贏了鬧不好很有可能倒向法國,而專制主義派贏了則很有可能會倒向奧地利或者沙俄。
亞瑟一想到這兒,對于納皮爾將軍的突然造訪,總算是有了個清晰認知。
這事兒,看來不給他辦是不行了。
亞瑟嘆了口氣:“好吧,我知道了,找船的事我會盡快讓人安排的。不過……外交部現在還有余力關心伊比利亞,看來人們都說帕麥斯頓子爵精力旺盛,此還真是非虛。”
外交部秘書聽到問題得到解決,也松了口氣。
他拿手搭在桌子上,開口道:“誰說不是呢?大伙兒都給他折騰得夠嗆,子爵閣下純粹是拿我們當驢使呢。不過,黑斯廷斯先生,這么久不見,你過得也不輕松啊!還記得我嗎?咱們在外交部見過。”
亞瑟聽到這話,重新打量了對方一眼,這才一拍腦袋道:“啊!你是那個出身德意志黑森公國的事務官?”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