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單是在這廣陵郡治下,可有不少大族暗中行掣肘算計之事,盡管周瑜知曉這些情況,卻不好輕易去做什么。
無他。
這與孫策橫掃江東,屠戮太多人有關系,在這一點上,周瑜是看不慣孫策所為的,畢竟其所在廬江周氏,底蘊亦是極強的,與江東一些大族是有來往的。
不過從曹昂奪取廬江,袁術所部在壽春傾覆掉,長江以北的有些事情就變了,今下的廬江周氏已然遷到南陽去了。
雖說強遷各族赴南陽,的確是惹得不少事發生,但對此曹昂的態度很堅決,為的就是在今后與江東作戰時,能夠減少一些威脅與隱患。
今下在汝南、廬江、九江三郡,是還有不少宗族勢力,但那多是諸族的分支,負責看管祖產祖宅祖墳,至于諸族主脈都在南陽一帶,也是留有余地,才不至于說三郡治下爆發大規模沖突。
這種事,好在是在討袁之戰結束時就做了,如果拖下去,將再無希望促成,畢竟在討袁之戰期間,曹軍的兇名,曹昂的威名,那是叫不少人忌憚的,尤其是汝南那邊,曹昂不知殺了多少人。
關鍵曹昂殺這些人,于大義上并沒有短缺,畢竟他是響應討袁之戰的,誰要是敢指摘此事,那就是想背叛漢室,這罪名可不是誰都能背得起的。
這點就是曹昂與孫策最大的區別。
曹昂做事,都是站在公事上,站在大義上,即便有再多的人不滿,也只能在心里壓著。
可孫策就不一樣了,崛起江東之際,屠戮不少宗族勢力,這完全是個人行為,關鍵是在江東崛起之際,孫策的職官是自領的,這與曹昂所授是不一樣的。
奉天子以令不臣,這對動蕩之下是最有用的。
相較于廣陵城一帶的緊張,彼時的劉備大營卻呈現另一種氛圍。
“主公,周瑜想借廣陵,以讓我軍在此站穩,某以為此事可成。”孫乾神情自若,看向沉默不的劉備。
“今下曹操奪占徐州,而曹昂則領兵攻打荊州,這對江東而不是什么好事,而我軍若能得廣陵之地,聯合陳瑀所部,未必就不能在廣陵站穩腳跟。”
“公佑所,某豈會不知啊。”
反觀劉備,卻輕嘆一聲道:“即便周瑜愿將廣陵借于我軍,但自此以后,我軍便夾于曹操、孫策之間,除了淮陵等地外,其他不是借曹軍的,就是借江東軍的,這對我軍而太過被動了。”
對于劉備而,他從沒有想過形勢會變幻如此快,就不提遠在千里外的荊州了,單說這徐州,呂布的實力不算弱,即便在徐州諸族中,有不少是排斥呂布,甚至是敵視呂布,但也不至于說這般快就叫曹操給打敗了吧?
呂布這一敗,想要從中謀取大勢,將是極難的事情。
劉備可從沒有想過就此困頓一生啊。
如果呂布還占著徐州,那要是他能解決了廣陵郡,今后是有機會再謀徐州的,可現在徐州叫曹操拿下了,想要謀取就千難萬難了。
“主公,今下對我軍而,積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孫乾見狀,沉吟剎那后,對劉備勸道:“固然說我軍夾在曹操、孫策之間,使得我軍極其被動,但這絕不代表我軍就沒有機會了。”
“那曹昂不奪占荊州還好,如若真把荊州奪占了,哪怕是半州之地,這天下格局勢必是有變的。”
“嗯?”
劉備詫異的看向孫乾。
“暫不說別的,單單是孫策,主公覺得他會允許這等事發生嗎?”孫乾撩袍道:“孫策崛起于江東,這野心可謂是很大,一個江東斷然滿足不了孫策的胃口。”
“此番周瑜將廣陵借于我軍,這擺明就是想從中抽身,若某猜的沒錯,定然是江東內部出什么狀況了。”
“一旦這些狀況解決,對于江東而,只要有周瑜在,其定然會勸說孫策攻打曹軍,而非是與我軍為敵。”
劉備點頭表示認可。
其部待在廣陵,還能作為雙方斡旋所在,曹軍如此強勢下,若孫策還將己部打敗,那他將直面曹軍。
“何況除了孫策,還有一人,是最不愿看到曹操如此的。”
在劉備思慮之際,孫乾繼續道。
“袁本初?!”
劉備想到什么,立時驚呼道。
“然也。”
孫乾微微一笑道:“袁紹雄踞河北之地,且治下多與曹操所占之地接壤,如果其知曉曹操奪占江淮后,又將徐州、荊州之地拿下,那主公覺得他會坐視這一切不管嗎?”
“定然不會。”
劉備簡意賅道。
“所以說,我軍還是有機會的。”
孫乾繼續道:“一旦袁紹起兵征伐曹操,而我軍則聯合孫策,縱使曹操占據眾多之地,也是雙拳難敵四手。”
“曹操雖迎天子歸許,但其卻頗為跋扈,先前從許都來的人,不就將曹操所為,皆講于主公了?”
“主公若想匡扶漢室,今下當以廣陵、淮陵、歷陽等地積蓄力量,與曹孫展開斡旋,以求天下大勢再變!”
孫乾的一番話,叫劉備眼神堅毅起來。
的確。
雖說今下他所處的境遇,的確是很被動,但這并不代表著他沒有機會,如果就這樣認輸了,那先前他做的種種又算什么?
盡管在此之前,劉備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為此不得不寄居人下,但劉備卻有一股子韌性,使得其在這等境遇下,名聲漸漸的傳遞開,尤其是對今下的格局而,手里有兵,麾下有地,盡管實力不是最強的,但在特定時局下,是能掀起風浪的!!
……
求五星好評,求打賞,求催更!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