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接了任務后,帶上陳從進安排的三百精騎,一人雙馬的高配置,一路上快馬加鞭,急奔渤海國上京龍泉府。
楊建越過遼水,渤海國沿岸的巡邏兵丁還以為是北面的契丹人又南下搶掠了,嚇的一邊敲鑼打鼓,一邊狂奔不止,生怕跑的晚了,會被這些契丹人給殺了。
直到楊建抵達渤海玄菟州新城時,仍然未碰到有渤海國的正規軍的攔截。
負責保護楊建的這支精騎的,是騎都尉史敬存。
史敬存,在乾符年間,陳從進發幽州軍討伐李克用,在蔚州時,將其生俘,陳從進親自勸降,史敬存家眷在代州,不敢降。
后來,李克用兵敗失蹤,陳從進還安排人去代州把史敬存的家眷接過來,因此,史敬存歸降陳從進。
再然后,踏漠軍新設,軍使趙克武知道史敬存之勇武,特意請陳從進將其調入踏漠軍中。
這時,史敬存有些不屑的對楊建說道:“這個渤海國,一看就是太平太久了,兵不堪用啊。”
楊建隨軍這么些年了,雖然沒有上陣廝殺的本事,但是跟在軍中久了,見的多了,懂的也就多了。
楊建點點頭,道:“這個玄菟州的軍隊,看起來不行,這么久了,也沒成建制的騎兵過來攔截,都到城下了,你看城頭那亂的模樣,也不知道上京城,會不會好一些。”
史敬存想了一下,還是搖搖頭,道:“不可能,這里和契丹接壤,算是邊疆了,軍備尚如此不堪,上京在腹心,依我看,軍卒的戰力,還不如邊疆呢。”
其實楊建有些奇怪,明明契丹人有南下騷擾過渤海國,為何軍事整備的如此不堪。
楊建猜測,應該是渤海國內部很安寧,也不像大唐內部,成天的打仗,契丹人騷擾也僅僅是騷擾,沒有大規模的入侵,所以,不重視軍備也說的過去。
而楊建等了一會兒,也沒見到城中有派人過來詢問,楊建只能派個人過去叫門,表示自已是盧龍鎮的使者,讓城中安排些補給。
結果,一個踏漠軍的騎兵,剛剛進入城上箭矢射程內,還沒開口說話呢,城頭就射出了一支箭矢,而這支箭就像是信號一樣,城上歪歪斜斜的射出上百支箭。
這漫天箭雨,嚇的這個騎兵一大跳,連忙撥轉馬頭,狂奔而走,但即便是此人反應迅速,背上還是挨了兩箭。
這樣的場景,看的楊建目瞪口呆,一旁的史敬存也沒見過這種事,讓人開口說句話的功夫都等不了,這些渤海人比中原武夫還要跋扈。
但其實是場烏龍,城上第一個射箭的,是個新兵,因為太過緊張,所以手滑了,把箭給射出去了,而城樓上的守軍見射箭了,以為是守將下令,于是也跟著把箭射出去。
史敬存驅馬上前,把中箭的騎兵扶下馬,隨后觀察了一下傷勢,箭矢入肉,但未及骨,但是挨了兩箭,也不算輕傷了,最少也得休養個把月。
楊建氣的,再派一人,在箭矢射程外,大喊自已乃是大唐武清郡王,盧龍鎮節度使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