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帥權勢在手,一而決,說要恢復武宗舊制,對寺廟征收田賦,一道政令下達,遍傳治下。
如今的盧龍鎮中,地方州郡的官吏,也不敢隨意糊弄,過了這兩年時間,緝事都的名頭,也漸漸打了出來。
所有官吏都知道,大帥手中,有一支秘密情報軍隊,專司刺探,各種詭異的傳,那都是稀奇古怪,仿佛緝事都的人,都是奇人異士,可以飛檐走壁一般。
在明朝錦衣衛之前,刺探情報的機構是有,但是大部分是服務于軍事的,像緝事都這樣,專門刺探內部軍將,官員的機構,還從未有過。
特務機構的建立,不僅是懸于文官頭上的一把劍,對于武將而,這也是十分難受的一件事。
但這事,武人卻還不好反駁,因為目前還沒有武夫因為緝事都而被捕殺的案例,況且,在武人簡單的思維中,認為主動說緝事都不合理,是不是因為心中有鬼。
因此,這么久以來,武人還從未向陳從進提及過緝事都的問題,反而是蕭郗,在陳從進回返幽州后,親自前來勸說陳從進。
蕭郗:“大帥,緝事都設立以來,雖未觸及大案,然僚屬側目,將士惴惴,馭下之道,在信不在疑,緝事都窺人之私,雖賢者亦不能自安啊。”
陳從進答道:“此防微杜漸之舉也。”
蕭郗搖頭道:“人心如舟,疑則漏,信則濟,若上下相疑,雖有百萬之眾,猶一盤散沙,何能成事?只要大帥以誠待士,士必以死相報,若以術御人,人雖暫服,終必離心。”
蕭郗的話,也許不盡然是恐懼緝事都,想來其中也確實擔憂,存在這樣的機構,對于臣下不信任感的傷害性。
但是唐末五代,屢屢兵變,縱然貴為天子,也難以控遏住底下的驕兵悍將,世間之事,哪有十全十美之法,萬事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設立一個情報機構,專司窺探部下的隱私,對陳從進而,對于控制力,自然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對被監控的人來說,這肯定不是件舒服的事情。
只是蕭郗不曾經歷過五代時,武人的恐怖,讀書人依然還是相信以誠待士,士必以死相報。
但對陳從進來說,以誠待士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作為一個統治者,卻絕不能僅僅是以誠相待。
陳從進默然良久,才回道:“蕭掌書之雖善,只是亂世之中,人心叵測,若無耳目,何以察奸?本帥亦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凡事不可矯枉過正,緝事都的存在,對心懷叵測之人。也是一個震懾。”
大帥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他不愿意撤銷,或是限制緝事都的權限,蕭郗雖有些無奈,但也只能作罷。
雖然現在緝事都還沒搞出什么大案,但是蕭郗心中,卻是隱隱認為,緝事都遲早會在幽州鎮中,折騰出風波來。
在蕭郗走后,陳從進對緝事都的事,想了很久,覺得應該在明面上,給緝事都弄個讓人質疑不了的差事。
推已及人,若是自已知道有一個機構,成天的任務就是監視自已,那肯定心里會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