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總是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從墻角旮旯里吹出來。
半導體專項扶持政策在臨江市炸開了鍋。
市電視臺、政府網站、公眾號,全方位宣傳,一時間,芯片、晶圓、光刻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詞,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熱度是上去了,但水面下的暗流也開始涌動。
最先有反應的,是一些傳統產業占大頭的區縣,還有那些負責農業、文旅等領域的部門。
私底下的飯局上,酒過三巡,話就開始變味。
“這資源也太傾斜了吧?”
“咱們這邊的老舊廠房改造項目,報告打了半年了,市里一個子兒沒給。”
“那邊倒好,光一個產業園的基建批了多少錢?”
“就是都去看星星看月亮了,誰還管腳下的六便士啊?”
“我們這邊的春耕補貼還差著一塊呢,農民天天來問,我嘴皮子都磨破了。”
“搞高科技是沒錯,面子上好看。”
“可臨江幾十萬張嘴不得吃飯嗎?”
“傳統產業才是咱們的家底,不能說不要就不要了吧?”
這些話,七拐八繞,最終還是傳到了吳元勤的耳朵里。
吳元勤把這些原汁原味,甚至添了點個人情緒的話,在一次匯報工作結束后,一股腦倒給了林昭遠。
“市長,下面有些人心里不平衡。”
吳元勤壓低了聲音,臉上帶著點憤憤不平。
林昭遠正在看一份文件,聞,他沒抬頭也沒說話。
他知道,這是必然的。
一個家庭里,父母突然宣布要把所有積蓄都給一個孩子出國留學,其他孩子能沒點想法?
人之常情。
堵是堵不住的。
你越是壓制,反彈越大。
唯一的辦法,就是疏導。
幾天后,市經濟形勢分析會。
各區縣、各主要部門的一把手齊聚一堂。
會議前半段,氣氛有些微妙。
幾個傳統產業區的負責人發,都巧妙地避開了半導體,大倒苦水,哭窮,講困難,話里話外都在暗示,自己被后娘養了。
輪到林昭遠總結講話。
他沒有急著反駁,反而先肯定了大家的難處。
“剛才老張,老李還有幾位同志提到的問題,都是實實在在的困難。”
“我聽進去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理解。”
“但是同志們,我們得想明白一個問題。”
“我們臨江現在最缺的是什么?”
“缺錢?”
“缺項目?”
“都缺。”
“但最缺的是一個能讓我們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挺直腰桿的拳頭!”
“一個能撬動未來的戰略支點!”
“這個支點我們選了半導體。”
“這是市委、市政府經過反復論證下的最大決心。”
“這不等于我們要扔掉其他產業。”
林昭遠伸出雙手,做了一個彈鋼琴的姿勢,這個動作生動,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我們要學會彈鋼琴。”
“十個指頭有長有短,彈奏的時候分工不同,但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奏出最美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