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半,市委書記辦公室的窗戶被準時推開。
吳元勤將昨夜送來、已經過初步篩選的文件分門別類,按照輕重緩急碼放整齊。
最重要的幾份,放在最上面,摘要頁朝上。
一切準備就緒,時針正好指向八點。
辦公室的門被推開,林昭遠走了進來。
微微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這種默契,早已無需多。
林昭遠走到辦公桌后坐下,沒有立刻看文件,而是端起了那杯溫熱的茶,輕輕呷了一口。
“今天有哪些安排?”
吳元勤早已準備好,他翻開手中的記事本。
“書記,上午九點,在三號會議室,聽取市發改委關于破浪計劃首批二十七個重點項目清單的細化匯報,主要是關于責任分工和時間節點的初步方案。”
“十點半在本辦公室,會見來訪的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的專家團隊。”
“他們這次來,主要是想就濱海的產業升級和港口經濟做一個前期的摸底調研。”
“午餐已經安排在小食堂。”
“下午兩點半是市委常委會。”
“三點半,您和高局長約了討論一下城投公司的債務重組問題。”
……
九點半,關于破浪計劃的匯報會提前結束了。
林昭遠對發改委連夜拿出的方案基本滿意,只在幾個細節上提出了修改意見。
回到辦公室,他剛喝了兩口水,吳元勤就敲門進來。
“書記,紀委的孫書記到了。”
“請他進來。”
林昭遠放下水杯。
孫玉明走了進來。
和往常一樣,他一身深色夾克,神情嚴肅。
“林書記。”
“坐。”
林昭遠指了指對面的椅子,“元勤,給孫書記倒杯水。”
“不用麻煩了。”
孫玉明擺了擺手,自己拉開椅子坐下,“我說幾句就走,手頭一堆事兒。”
他從隨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遞了過去。
“宋昌明的案子,主要事實部分已經查清,證據鏈完整,我們已經正式移送檢察院。”
“這是移送報告的副本。”
林昭遠接過來,卻沒有立刻翻開。
他的目光落在孫玉明的臉上。
“你臉色不太好,眼圈比我還重。”
“案子是案子,身體是身體。”
“這件事急不得,越是這種大案要案越要辦成鐵案,每一個程序,每一份證據,都必須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孫玉明的嘴角牽動了一下,似乎想笑,但沒能成功。
他揉了揉眉心:“明白。”
“就是有點……怎么說呢,心累。”
“梳理宋昌明的關系網和那些見不得光的涉案資產,跟拿篦子梳亂麻似的,一扯就是一大片,工作量太大了。”
“整個濱海的政商兩界,就像被他撒了一張網。”
“現在網收回來了,可上面掛著的東西,太多太復雜。”
林昭遠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但眼神卻深沉了下去。
他知道孫玉明說的是什么。
拔出蘿卜帶出泥,宋昌明這根老蘿卜下面,牽連著多少人的命運?
辦公室里沉默了一瞬。
林昭遠將那份報告放在桌上,他換了個話題。
“他……宋昌明在里面怎么樣?”
這個問題,讓孫玉明也愣了一下。
他沒想到林昭遠會問這個。
在他看來,這兩個人,是不死不休的對手。
孫玉明搖了搖頭,表情有些古怪。
“很沉默。”
“應該說是異常的平靜。”
“不吵不鬧配合調查,問什么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