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遠將刊物合上,輕輕放在桌面上。
“值得肯定與鼓勵……”
這不是免死金牌。
但這是一面盾。
一面足以讓他頂著所有壓力,把想做的事情,往前再推一步的盾。
第二天,市委書記辦公會。
會議室里。
林昭遠環視一圈,目光平靜。
宋昌明端著茶杯,像一尊入定的老僧。
劉茂才坐立不安,屁股在椅子上挪來挪去。
“同志們,今天議程不多,我先提一個事。”
“中央政策研究室的這份《政策研究動態》,想必在座的幾位都收到了。”
他將那份刊物輕輕推到桌子中央。
“編者按里的話,我就不念了。”
“這說明一個問題,我們濱海市在轉型發展上的探索,上面是看在眼里的,也是持肯定態度的。”
“這是一個信號,也是一個機遇。”
“我提議,正式啟動濱海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
“成立一個領導小組,我親自掛帥。”
話音剛落,會議室里的空氣凝固了。
自貿港!
這三個字炸得眾人頭暈目眩。
所有人都知道林昭遠有大動作,但沒人想到,他敢玩這么大!
“我反對。”
宋昌明終于開口了。
“林書記,我理解你急于做出成績的心情。”
“但是,自貿港的建設,茲事體大,牽一發而動全身。”
“我們濱海的產業基礎、港口條件、政策環境,是否具備這個能力?”
“這都需要反復、審慎的論證。”
“現在連最基礎的調研都沒有,就直接啟動可行性研究,是不是太急了?”
“步子邁得太大,容易出問題。”
劉茂才立刻附和“是啊,宋市長說得對。”
“這事得從長計議,不能頭腦一熱就上馬。”
“萬一搞砸了,誰來負責?”
林昭遠笑了。
“昌明同志,你誤會了。”
“我說的,是啟動前期可行性研究,而不是啟動建設。”
“研究,就是為了搞清楚你剛才說的那些問題。”
“我們的基礎行不行?條件夠不夠?”
“風險在哪里?這不正是研究要回答的嗎?”
“未雨綢繆,提前布局,這是我們黨委的職責所在。”
“難道要等機遇送上門了,我們還手忙腳亂,毫無準備嗎?”
林昭遠頓了頓,拿起那份刊物。
“上面的精神是鼓勵探索,不是鼓勵空談。”
“連研究的步子都不敢邁出去,我們怎么回應上面的期待?”
一番話,有理有據,還帶著一頂政治正確的大帽子。
宋昌明被噎得說不出話。
他陰沉著臉,不再語。
其他幾位班子成員面面相覷,沒人再敢出聲。
風向已經很明顯了,現在跳出來跟林昭遠唱反調,純屬不智。
“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了。”
林昭遠一錘定音。
“散會。”
他站起身,第一個走出了會議室,留下滿屋子心思各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