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八監督檢查室。”
“我們收到了關于你的一些情況反映,按照工作程序,我們需要和你進行一次核實談話。”
舉報信。
這么快就到了中紀委。
對方的能量,比他想象的還要大。
林昭遠的呼吸沒有絲毫紊亂。
“好的。”
“我隨時配合組織調查。”
“好。具體的時間地點,我們會另行通知。”
“請保持電話暢通。”
“明白。”
電話掛斷。
林昭遠緩緩坐下,拉開抽屜,從里面拿出一張濱海市的地圖,鋪在桌上。
他的目光,落在了地圖上那片他規劃為新區的沿海灘涂上。
那里,現在還是一片荒蕪。
但他的眼里,卻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車水馬龍。
考驗?
那就來吧。
想把我從濱海踢出去?
沒那么容易。
……
省紀委招待所,三樓,一間不對外開放的小會議室。
林昭遠坐得筆直,背沒有靠在椅背上,雙手平放在膝蓋。
他對面坐著三個人。
為首的是一個國字臉的中年男人,姓王,自我介紹時只說了是第八監督檢查室的,職務沒提。
另外兩個一男一女,年輕些,負責記錄。
從頭到尾,他們的表情都沒有任何變化。
王組長的聲音很平,不帶任何情緒。
“林昭遠同志,我們今天請你來,是就一些群眾反映的問題,和你進行核實談話。”
“希望你能本著對組織、對同志、對個人負責的態度,如實說明情況。”
一套標準的開場白。
林昭遠點頭。
“我明白。感謝組織給我澄清事實的機會。”
王組長看他一眼,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
“有反映說,你在濱海市的工作中,喜歡搞小圈子,任人唯親。”
“市政府的核心部門,都被你換成了自己人,比如政策研究室主任吳元勤,青陽區區長張華,紅旗區區長陳榮。”
“對此,你怎么看?”
來了。
第一個問題,直指他的基本盤。
林昭遠沒有立刻回答。
“王組長,我想先向您匯報一下我到濱海之后的工作思路。”
他不答反問,直接把談話的節奏往自己這邊拉。
王組長眉頭幾不可察地動了一下,沒打斷他。
“我剛到濱海,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干部隊伍思想僵化、動力不足。”
“尤其是新區開發項目,這是一個牽涉數百億投資、關乎濱海未來二十年發展的核心工程,但推進緩慢,各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現象嚴重。”
“要破局,必須先用人。”
“新區項目體量巨大,需要一個懂流程、懂政策的管家。”
“吳元勤最合適。”
“張華同志,是從基層街道一步步干上來的,執行力強,能打硬仗。”
“青陽區是老城區,拆遷改造任務最重,矛盾最復雜,需要他這樣的干部去啃硬骨頭。”
“至于陳榮同志”林昭遠頓了頓,語氣里多了一絲冷意。
“他是是濱海市政府的老同志,業務能力強,對濱海的情況了如指掌。”
“我剛來,需要一個熟悉情況、能夠迅速輔助我展開工作的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