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明靠在椅背上,閉著眼睛,他覺得荒謬。
一個靠女人上位的秘書,一個被發配到殯儀館的喪家之犬怎么就成了臨江市的英雄?
還搞半導體?
他懂個屁!
……
半導體產業,就是個吞金巨獸。
李京澄的團隊入駐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燒錢環節,現在才剛剛開始。
“林市長這是超純水系統的技術指標。”
李京澄的助理將一份全英文的技術文檔遞給林昭遠。
一連串專業術語砸過來,林昭遠旁邊的幾個本地干部聽得云里霧里。
他們需要的水比醫用注射用水還要干凈一萬倍。
這種水可以直接注入人體靜脈。
而制造這種水的工廠,本身就是一個技術壁壘極高、投資巨大的工程。
“初步估算,建設一座滿足我們一期產能需求的超純水廠投資至少在八個億。”
“這還不包括后期的運營和維護成本。”
會議室里一片死寂。
八個億?
就為了“洗東西的水”?
三十億的啟動資金,聽著嚇人,可隨便一個環節都是無底洞。
林昭遠知道沒有合格的超純水,再先進的光刻機也是一堆廢鐵。
“錢不是問題。”
“技術也不是問題。”
“我們不自己建。”
“臨江市政府將采用3p模式引入國內最專業的水務集團,由他們投資建設。”
“政府給予他們產業園內三十年的獨家特許經營權并提供一定的政策補貼。”
“他們出錢,出技術,出人。”
“我們用政策和服務換他們的專業和效率。”
“這樣一來資金的壓力解決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把專業的事交給了最專業的人。”
李京澄的助理鏡片后的眼睛亮了一下。
他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副市長,對現代產業的運作模式理解得如此透徹。
ppp模式,公私合營。
說起來簡單,但在國內,尤其是在臨江這種內陸城市,敢這么玩、能這么玩的官員,鳳毛麟角。
這需要魄力,更需要對資本運作的深刻理解。
“國內能做到的只有那么兩三家。”
助理提醒道,“他們的要價……會很高。”
“我知道。”
林昭遠笑了笑,“我已經約了華清水務的董事長。”
“下周就在臨江談。”
“各位記住一點。”
“我們現在是在用臨江未來的市場去撬動全國最好的資源。”
“我們要做的不是省錢,而是把每一分錢都花在能讓這面旗繼續飄下去的地方。”
砸鍋賣鐵,也得把事辦成。
這就是林昭遠的態度。
水的問題有了方向,電的問題又接踵而至。
半導體工廠是電老虎,耗電量堪比一個小縣城。
而且,它對電力的穩定性要求到了變態的程度。
任何一次電壓波動,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秒,都可能導致生產線上數千萬甚至上億的晶圓報廢。
唯一的解決方案:雙回路供電。
從兩個不同的變電站,拉兩條完全獨立的高壓線路進入產業園。
一條出問題,另一條瞬間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