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里,有需要他們守護的萬家燈火,有他們血脈的延續,有他們未完的事業。
展覽結束后,各項新政以更快的速度向全國推行。
由蘇郁主持編撰的《楚涵醫典》刊行天下,基礎醫療與衛生知識開始普及。
格物院成為官方認可的學術機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才投身于“實學”。
鼓勵工商、規范稅法的政策,使得民間經濟活力倍增。
教育改革雖步履維艱,但新式學堂已在各大城市出現,講授的內容不再局限于四書五經。
蕭衍和蘇郁的生活,也逐漸歸于一種忙碌而充實的平靜。
處理政務,教導孩子蕭煜(他展現出對格物和醫藥的濃厚興趣),偶爾微服私訪,體察民情。
那盆失去光華的翡翠萱草被移至他們寢殿外間,依舊被悉心照料著,它雖不再有神奇的力量,卻如一位沉默的見證者,默默見證著一段跨越時空的因緣,最終在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
歲月悠悠,楚涵國在蕭衍與蘇郁的引領下,步入了一個國力鼎盛、文化昌明、百姓安居樂業的黃金時代,史稱“宣和之治”(“宣”取蘇郁化名之諧音,亦寓宣揚新政之意;“和”則指天下安寧,內外和睦)。
他們最終都以“蕭衍”和“蘇郁”的身份,走完了自己在這個世界漫長而充實的一生。
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功績,被載入史冊,也被民間廣為傳頌。
而關于他們靈魂來自異世的秘密,則隨著那盆最終自然枯萎的翡翠萱草,一起湮滅在了時光的長河中,成為只有星空知曉的永恒之謎。
尾聲
許多年后,楚涵國的科技與文化水平已遠超周邊各國,海船揚帆,探索著更廣闊的世界。
在龍城格物院最深處,保留著初代院長夜梟留下的手札,其中一頁用特殊的密語寫著:“……王與夫人,非常人也。其智近妖,其心澤世。猶記那夜星輝指引,萱草生輝,恍若接通幽冥……然,王與夫人最終擇此世間。或許,靈魂歸處,從不在遠方,而在心之所系,志之所向。未來之光,已由他們親手點燃,照亮我楚涵萬世之路。”
星空依舊深邃,血月或許會在未來的某個周期再次出現,但那已經與蕭衍和蘇郁無關了。
他們的靈魂,在這片他們深愛并為之奮斗終身的土地上,找到了最終的安寧與歸宿。
本卷至此落幕。
這是一個關于選擇、責任、愛與創造的故事。
穿越并非為了掠奪或征服,而是為了理解、融合與奉獻。
最終的歸途,不是回到原點,而是找到心之所屬,并為之照亮前路。
(全書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