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代號‘鷹眼’,研發目標:具備人工智能輔助瞄準功能的新型高精度狙擊buqiang……”
顧逸又翻了一頁。
這個項目同樣被他直接否決。
繼續往下翻。
“項目代號‘雷盾’,單兵便攜式電磁干擾器……”
“項目代號‘穿山甲’,輕量化野戰工事構筑模塊……”
顧逸一頁一頁地翻著,眉頭卻越皺越緊。
他發現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
清單上的絕大多數項目,都是圍繞著傳統的單兵作戰體系展開的。
而他的出現,他帶來的那些劃時代的技術。
已經讓這些傳統項目變得黯然失色,甚至失去了繼續研發的價值。
清單的末尾,甚至用紅筆標注了好幾個已經被裁撤或者暫停的項目。
原因無一例外,都是因為技術路線與新列裝的“外骨骼裝甲”和“等離子buqiang”產生沖突。
顧逸哭笑不得。
搞了半天,自己竟然成了這些項目的“終結者”。
他放下清單,靠在椅子上,有些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
“這些項目,沒有一個符合我的研發方向啊。”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他的目標是“超級戰士”,是“基因強化”,是更高維度上的技術融合。
而這些項目,格局太小了。
“難道真的要從零開始,自己申請一個全新的項目?”
顧逸有些糾結。
自主立項,聽起來自由度很高,但其中的流程和麻煩事,絕對能讓人頭皮發麻。
從項目論證,到技術路線規劃。
再到預算申請,人員調配……每一個環節都足以耗費巨大的心力。
他可不想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窮無盡的會議和報告上。
就在他糾結萬分,準備合上文件夾的時候,視線不經意間掃到了清單的最后一頁。
那是一個看起來不太起眼,被放在角落里的項目。
“關于與龍航科研究院聯合研發‘自行等離子火炮’項目的可行性報告。”
顧逸的眼睛瞬間定住了。
自行……等離子火炮?
他迅速翻到報告的詳細內容頁面。
“項目分工:由304院(龍航科研究院)負責項目的載具底盤、裝甲車體及行動系統的研發”
“負責人,郭明遠。”
“我院(龍箭甲研究院)負責核心的等離子火炮武器系統的研發。”
顧逸的呼吸猛地一滯,腦海里瞬間閃過一個畫面。
那是戰錘40k電影中,星際戰士軍團所向披靡的“異形機甲等離子炮”!
那種裝備在“無畏機甲”手臂上,一炮就能轟平一座碉堡。
甚至能和泰坦巨獸正面硬剛的恐怖武器!
他的心臟開始不爭氣地加速跳動。
他趕緊對照項目后面附帶的總裝技術要求。
“有效打擊距離:不低于200公里。”
“打擊精度:圓概率誤差不高于20米。”
“具備全自動裝填能力,爆發射速不低于五發每分鐘。”
“具備在復雜地形下的高機動越野能力。”
顧逸的眼睛越來越亮。
電影里的那款設計,別說滿足這些要求了,簡直是超額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僅射程和威力遠超指標,自帶的能量核心還能額外提供強大的近距離作戰能力!
甚至,如果他愿意,還能給這門炮加裝上鏈鋸劍或者動力拳套!
一輛能開炮、能沖撞、還能近戰肉搏的等離子坦克?
畫面太美,簡直不敢想!
之前所有的糾結和煩惱,在這一刻煙消云散。
喜歡科技強軍:開局點出戰錘動力裝甲請大家收藏:()科技強軍:開局點出戰錘動力裝甲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