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勉也不敢再猶豫,連忙雙手接過朱允熥遞來的賬冊,神色凝重地翻看起來。
當翻到最后一頁那張條理清晰、數據分明的表格時,趙勉先是下意識地眼前一亮。
——這表格的形式極為新穎,將原本繁雜混亂的賑災數據梳理得一目了然,連各項支出、漏洞所在都標注得清清楚楚,比戶部常用的賬目記錄方式便捷多了!
出于戶部尚書的職業敏感,趙勉甚至下意識地在心里琢磨起這種表格的用法,覺得若是推廣開來,定然能大大提高戶部核算賬目的效率。
可他很快便反應過來,此刻不是欣賞表格的時候——這關乎戶部上下數十人的性命!
趙勉立刻收斂心神,仔細核對起表格上的數據與奏表中的記錄。
隨著核對的深入,趙勉的臉色一點點沉了下去,眉頭也越皺越緊,原本還算平穩的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殿內其余的戶部官員,見到上司這副表情,一個個的心也跟著沉了下去,臉上的惶恐之色愈發濃重。
不會吧……難道這位第一次接觸政務的吳王殿下,真的在那些亂七八糟的奏表中找出了漏洞?
其中幾個參與過貪腐、做過假賬的官員,此刻的狀態與王沖如出一轍,冷汗濕透了官服,渾身冰涼,連靈魂都仿佛在顫抖——這下完了,所有的偽裝都被拆穿了!
而王沖,此刻早已心如死灰。
他比誰都清楚,只要陛下真的想查,這些賬目上的漏洞根本藏不住,從頭到尾核對一遍,所有的貓膩都會暴露出來。
這一刻,王沖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悔恨,恨不得狠狠抽自己幾個耳光:
當初為什么要鬼迷心竅,為了幫朱允炆爭奪儲君之位,就拿著那些有漏洞的奏表去為難朱允熥?
為什么要狗眼看人低,覺得朱允熥定然看不出漏洞?
真是悔不當初啊!
同時,王沖的心中也對朱允熥的能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僅僅一日時間,就能把堆積如山的賑災奏表全部看完,還能整理歸納出各項數據,甚至精準地找出其中的漏洞……
這真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能做到的事情嗎?
王沖只覺得頭皮發麻,一股難以喻的驚悚感從腳底直沖天靈蓋。
忽然,王沖回想起之前的一個細節——早些時候,他曾在心里暗暗比較過朱允熥與朱允炆,總覺得朱允熥更適合做儲君,可當時他有種怪怪的感覺沒想通……
直到此刻,王沖才徹底明白:
原來從一開始,他就知道朱允熥比朱允炆更優秀,只是被利益和立場蒙蔽了雙眼,才一頭扎進了獻王陣營。
可現在幡然醒悟,已經太晚了。
他不僅徹底得罪了朱允熥,還因為貪腐之事,大概率要丟掉性命。
這一刻,王沖痛苦地閉上了眼睛,默默等待著最后的判決。
恰在此時,趙勉也終于將朱允熥發現的所有漏洞核對完畢。
他同樣痛苦地閉上了眼睛,雙手捧著賬冊,再次重重地跪倒在地,額頭磕在金磚上,聲音帶著難以掩飾地顫抖:
“臣……臣失察之罪深重,愧對朝廷,愧對陛下!請陛下責罰!”
趙勉此刻已經不奢求能活下來了,只希望自己主動認罪,能換取陛下的寬恕,保住家人的性命。
他心里清楚,此事他雖未直接參與,可身為戶部尚書,部中出了這么大的貪腐案,他無論如何也脫不了干系。
其他戶部官員見狀,也紛紛陷入了絕望之中。
連尚書都認罪了,他們再狡辯也無濟于事,只能紛紛伏在地上,開口認罪:“臣等知罪,請陛下責罰!”
沒辦法,老大都已經認了,他們再硬撐也沒用。
更何況陛下早就說了,主動認罪可以不牽連家人,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那些真正參與了貪腐的官員,更是不敢有絲毫猶豫,連忙主動坦白自己的罪行,生怕晚了一步,就落得個“夷三族”的下場。
王沖自然也在其中。當他親口說出“臣貪墨賑災銀五千兩”時,只覺得渾身的力氣都被抽干了,整個人如同喪考妣一般,垂著頭,雙眼黯淡無光,沒有一絲神采。
最后,王沖緩緩抬起頭,看向朱允熥,眼神復雜到了極點——有不甘,有服氣,也有一絲難以掩飾的仇恨。
也正因這份復雜的情緒,王沖到最后,也沒有將自己與黃子澄、齊泰、朱允炆、呂氏等人的密謀說出來。
即便身處絕境,王沖也沒有徹底失去理智。
他心里清楚,若是把那些人供出來,以陛下的雷霆手段,不僅他自己會死得更慘,他的家人也定然會被牽連,死無葬身之地;
可若是他守口如瓶,呂氏念在他“忠心耿耿”的份上,或許還會幫著照顧他的家人。
是以,當朱允熥的目光掃過來時,王沖的嘴唇動了動,無聲地說了一句話……
可即便沒有聲音,朱允熥也看懂了他的唇語:
吳王殿下,這一次你贏了,但你也別太得意,更大的挑戰還在后面等著你!
其他人或許沒有察覺王沖的小動作,可朱允熥卻看得清清楚楚。
他忍不住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也用唇語回了一句:
我從來沒將你當成對手,此局從一開始,便注定你必輸無疑——你,還不配當我的對手!
王沖瞬間讀懂了這句話的含義,頓時目眥欲裂,心中如同被烈火焚燒一般,瘋狂嘶吼:欺人太甚!這簡直是殺人誅心!
可朱允熥卻沒再看他一眼,仿佛他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路人。
當最后一個戶部官員坦白完自己的罪行后,朱元璋面無表情地開口,聲音冷得像冰:“蔣寰!”
“臣在!”一道身影如同鬼魅般從殿外閃出,正是錦衣衛指揮使蔣寰。
他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單膝跪地,聲音恭敬而沉穩。
朱元璋揮了揮手,語氣中帶著一絲興致缺缺的冷漠:
“將這些人全部逮捕入獄,逐一審問定罪,最后將案情與處置結果公布天下,以儆效尤!”
“臣領命!”蔣寰應了一聲,隨即起身,對著殿外揮了揮手。
一群身穿飛魚服、腰懸繡春刀的錦衣衛立刻涌入殿內,動作麻利地將跪在地上的戶部官員一一押了起來,連戶部尚書趙勉也未能幸免,被戴上了手銬腳鐐。
沒一會兒,整個武英殿內便再次恢復了寂靜,只剩下朱元璋與朱允熥祖孫二人,默然相對。
又過了片刻,朱元璋見朱允熥一副欲又止的模樣,忍不住沒好氣地開口:
“怎么?這就心軟了?覺得咱處置得太重了?”
朱允熥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嘀咕道:
“孫兒不是心軟,只是覺得……只需誅殺那些直接犯案的官員即可,其余人等,給個降級、罰俸之類的處分警告一下就好,沒必要一桿子打死,把戶部的人都抓起來。”
“您看啊,王沖雖然是貪官,可他方才說的那句話也有幾分道理——一下子抓了戶部這么多人,戶部肯定會亂套。
而戶部管著朝廷的錢糧,一旦出了亂子,怕是會影響國朝的穩定啊!”
朱元璋看著朱允熥,忽然嘆了口氣,語氣帶著一絲過來人的滄桑:
“你很聰慧,腦子也活絡,可還是太年輕,不懂朝堂的權衡之道。”
“啊?”朱允熥愣了一下,有些沒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朱元璋語氣幽幽地解釋道:“趙勉自然不能死——咱大明如今熟悉戶部繁雜流程、能鎮住局面的官員本就不多,他要是死了,咱上哪兒找合適的人來接手戶部?”
“可這次的事,他確實有推脫不掉的責任,咱必須好好敲打敲打他,讓他記住這次的教訓,以后不敢再疏忽大意,犯這種失察之罪。”
說著,朱元璋忽然話鋒一轉,看向朱允熥,眼神中帶著一絲深意:
“再者,你素來缺些文官重臣的支持,這次咱便給你一個機會——拉攏一位六部之首的機會!”
“啊?”朱允熥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臉上瞬間露出驚喜之色。
他本來就覺得趙勉是中立派,是值得拉攏的對象,卻沒想到皇爺爺會主動提出幫他!
朱元璋見他這副喜形于色的模樣,忍不住好笑地搖了搖頭:
“別在這兒裝驚訝了,你心里想什么,咱還能不知道?
本來咱沒打算成全你,可今天你表現不錯,替咱破獲了這么大一個貪腐案,也算是立了功——這便算是咱給你的獎勵。”
“明日早朝,你便當著其余五部官員的面,上奏替趙勉求情,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到時候咱會順勢答應你,把他放出來……至于后續怎么拉攏他,讓他真心實意地幫你,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朱允熥大喜過望,連忙快步走到朱元璋身后,伸出手輕輕給朱元璋捶著肩膀,臉上滿是笑容,語氣也變得格外殷勤:
“皇爺爺您對孫兒真是太好了!當然,這也多虧了孫兒自己爭氣,沒讓您失望!哈哈哈!”
爽朗的笑聲在空曠的武英殿內回蕩,將之前冷冽肅殺的氣氛徹底驅散。
朱元璋被他這副模樣逗得哭笑不得,伸出手指了指朱允熥,卻也沒再說什么訓斥的話。
其實,朱元璋今日之所以這么大方,愿意把趙勉這個“六部之首”送給朱允熥,不僅僅是因為朱允熥破了案。
更重要的是,朱允熥今日的表現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既有發現問題的敏銳洞察力,又有解決問題的務實思路,更懂得“以民為本”的道理。
這種“合格繼承人”的潛質,讓朱元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驚喜。
也正因這份驚喜,他才破天荒地主動幫朱允熥鋪路。
——否則,以朱允熥如今的處境,想要拉攏趙勉這等老臣,恐怕沒那么容易。
……
這一夜,對于京城的各級官員、勛貴與士紳來說,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沒辦法,“戶部上下被一鍋端”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
這么大的案子,牽扯了這么多官員,誰還能睡得安穩?
一時間,京城里各種猜測、議論聲四起,官員們有的惶恐不安,有的幸災樂禍,有的則在暗中觀察局勢,反應各異。
東宮寢殿內,呂氏坐在梳妝臺前,手中的玉梳停在發間,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眼底滿是思索與不安。
——她不知道王沖會不會把自己供出來,若是王沖招了,她和允炆這么多年的謀劃,就全完了。
齊泰與黃子澄的府邸中,二人也是坐立難安,輾轉反側。
他們清楚地記得,王沖就是在與他們喝酒的途中被錦衣衛帶走的,若是王沖把他們供出來,后果不堪設想。
朱允炆更是一夜無眠,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心中滿是焦慮。
他不知道這場風波會不會波及自己,更不知道,失去了戶部這條線的支持,他以后的儲君之路,該怎么走。
而此時燕王府內,朱棣與徐妙云坐在書房中,手中捧著宮中太監傳來的密信。
二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幾分驚訝與凝重。
他們怎么也沒想到,掀起這場驚天大案的,竟然是他們那位看似年輕、卻早已展露鋒芒的侄子——吳王朱允熥!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