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開局請朱元璋退位朱允炆人麻了 > 第59章 爺孫談話!

      第59章 爺孫談話!

      就在朱允熥轉身準備離去時,忽然又想起一件事,連忙再次拉住湯和的手,眼中帶著幾分期待問道:“湯爺爺家中可有與孤年紀相仿的嫡孫?若是有的話,可否請湯爺爺將他召喚入京,輔佐孤左右,為孤分憂解勞?”

      湯和眼神微微一動,略帶驚訝地看向朱允熥。

      朱允熥目光坦蕩,毫不躲閃,就這般期待地望著他。

      湯和心中頓時了然。

      朱允熥這并非要拿湯家子孫做人質,而是感念他當日的擁立之恩,想要借機提拔湯家后人。

      畢竟,能一直跟隨在儲君身邊做親信,將來待儲君登基,便是皇帝身邊的近臣、從龍之臣,前途不可限量、貴不可。

      只要朱允熥這位儲君地位穩固,那么湯家便能長久興盛,不會衰敗。

      朱允熥這一舉動,既報了恩,又做得潤物細無聲,讓人心中生不出半點不適,湯和心中不由得頗為感慨。

      這孩子,當真是有圣君之相啊!

      想了想,湯和便笑著點頭答應:“老臣家中恰好有一孫兒,名喚湯昱,自小便飽讀詩書,也算有些文采。若是讓他來侍奉殿下左右,打打雜、跑跑腿,倒也合適。只望殿下莫要嫌棄他愚笨遲鈍便好!”

      “湯爺爺都夸贊湯昱兄有文采,那定然是有大學問的賢才,即便來給孤當經筵官,也是綽綽有余的。孤高興還來不及,如何會嫌棄!”

      朱允熥頓時喜上眉梢,連忙說道:“那此事便這么定下了!湯爺爺盡早讓湯昱兄進京,孤都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見到他了。”

      “老臣遵旨!”湯和臉上笑容愈發濃郁,對著朱允熥抱拳行禮。

      朱允熥連忙上前扶起他,又親自送他上了車輦,這才轉身回到自己的車駕之中,繼續向皇宮行去。

      湯和掀開車簾,靜靜望著朱允熥的車駕漸漸遠去,不由得瞇起雙眼,由衷感嘆道:“心思玲瓏剔透,報恩也做得這般潤物細無聲、滴水不漏,讓人挑不出半分錯處,生不出半點不適,當真是人中龍鳳、難得的人杰啊!”

      身旁的左右侍從相互對視一眼,心中皆有些震撼。

      能得信國公這般開國元勛、沙場老將如此盛贊的人,定然是極為不凡的人物。

      而當今這位皇太孫,已然被信國公夸贊了一遍又一遍,可見其何等與眾不同、不可思議……

      但他們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

      畢竟這是陛下極為看重、傾盡全力培養的皇太孫,又怎會不優秀呢……

      湯和自顧自感慨了一陣,便對身旁侍從吩咐道:“即刻傳信回鳳陽,讓老二把他的長子湯昱那小子送到京城來。就說他爺爺我,給他尋了一個好差事。”

      “是,屬下遵令!”左右侍從連忙點頭答應下來。

      ……

      武英殿內,朱允熥匆匆趕來,剛一進殿便朗聲道:

      “皇爺爺這般急著召見孫兒,可是有什么大事要交代?”

      朱元璋從御案后抬起頭來,目光落在他身上,開門見山直接問道:“你去送你三位王叔了?”

      朱允熥微微一怔,隨即了然,既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這舉動看得朱元璋一臉困惑,眉頭微挑:“你這小子,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去了,還是沒去?”

      “孫兒去了,但并未當面送別,只是在遠處遠遠目送三位王叔離去!”朱允熥如實回道。

      朱元璋愈發疑惑:“既然不想當面送別,那便索性不去便是。今日這陰雨綿綿的,天寒地濕,若是淋了雨染了風寒,豈非得不償失!”

      朱允熥繞過御案,走到老朱身后,輕輕為他揉捏著肩膀,一邊揉一邊耐心解釋道:“皇爺爺您忘了?孫兒一早便已逐一登門拜訪過三位王叔,那便是正式的送別了。既然已經送過一次,便不宜再當面送第二次,免得落人口實,被人看輕了儲君的身份與體面。”

      “那你為何還要特意跑去遠遠目送?”朱元璋舒服地瞇起了眼睛,語氣中依舊帶著幾分不解,反問道。

      朱允熥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語氣誠懇:“因為無論如何,他們都是孫兒的親叔叔,血濃于水,總歸是一家人。孫兒心中對他們始終懷著敬重之意,也真心想與他們親近和睦。如今他們驟然離去,孫兒心中難免有些不舍。既不想失了儲君的體面,又不愿辜負這份親情,便只能選擇遠遠目送他們離去了。”

      朱元璋聽了這番話,臉上的表情微微一頓,隨即抬起手,輕輕拍了拍朱允熥還在為他揉捏肩膀的手,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與復雜:

      “你這孩子,終究是重情重義……你心中記掛著他們的好,想著與他們親近,可他們未必也這般想你、記你的好。說不準,他們還會在背后議論你的是非,甚至會記恨你奪走了本該屬于他們的儲君之位。”

      朱允熥仿佛對此毫不在意,依舊笑呵呵地說道:“人心隔肚皮,那心長在別人身上,孫兒既無法干涉,也不想去強求。孫兒只需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憑著本心行事便好,不會過分計較得失。畢竟,若是心存計較,那所謂的親近與敬重,便成了虛偽的客套之,也就沒了半分真情實感。這并非孫兒想要的。”

      “孫兒該做的都做了,至于三位王叔心中如何想、如何做,便與孫兒無關了。”

      “他們想說什么便說什么,想記恨便記恨吧。時間會證明一切,孰是孰非,自有公論。”

      “你啊,還是太過仁慈了!”朱元璋伸手指了指朱允熥的額頭,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但眼底深處卻滿是欣慰與滿意之色。

      畢竟,朱允熥能有這般胸襟與想法,實在出乎老朱的意料。

      他之前還隱隱有些擔心,朱允熥年輕氣盛,又身居儲君之位,會沒有容人之量,容不下那些手握兵權的藩王叔叔們,將來登基之后,難免會對他們痛下殺手……

      可如今聽完朱允熥這番話,朱元璋才明白,這孩子雖然行事態度強硬果決,心中卻始終念著親情與情誼。

      無論如何,那些藩王都是他的親叔叔,打斷骨頭連著筋,終究是血脈相連的親人。

      沉吟片刻,朱元璋忽然神色一正,語氣鄭重地說道:“允熥,你要記住,將來咱百年之后,若是你的那些王叔們安分守己、不作亂犯上,那便相安無事。可一旦他們敢起兵作亂、覬覦皇權,你便萬萬不可心慈手軟……你明白嗎?”

      朱允熥按肩的動作驟然一頓,眼神中閃過一絲驚疑不定,怔怔地看向老朱。

      朱元璋緩緩扭過頭,斜睨了他一眼,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你以為咱真的不清楚藩王尾大不掉的隱患?當年咱分封藩王,于彼時的大明而,乃是權衡利弊后的最優之選。只不過時移世易,隨著歲月流轉,當初的良策難免會漸漸顯露弊端罷了。”

      “你這小子也不必這般驚疑不定,咱的心思你最是清楚,你的心思咱也大致明白……”

      “藩王最大的禍患,不在于當下,而在于將來他們是否能安于現狀、懂得知足。一旦他們對你登基執政心懷不滿,生出覬覦之心,起兵作亂,那定然會霍亂天下、涂炭生靈,讓大明的江山社稷陷入危難之中。”

      “這些關節利害,咱都一清二楚,心中有數……可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咱也無法再輕易更改。只能交給天意,看看你的那些親叔叔們,是否能知足常樂,安分守己地做個藩王。”

      朱允熥沉默了下來,腦海中思緒翻涌。

      前世的他,在翻閱史書之時,一直覺得老朱太過糊涂——明明有漢朝七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的前車之鑒,為何還要執意分封藩王,重蹈覆轍?

      可當他親身身處這個時代,真正了解了大明開國初期的局勢后,才猛然驚覺,老朱何等精明睿智、深謀遠慮。

      他絕非不清楚分封藩王的潛在風險,而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分封藩王乃是唯一的可行之策。

      彼時的大明,剛剛平定天下,內有手握重兵、驕縱跋扈的開國武將威脅中央集權,外有北元殘余勢力虎視眈眈、伺機反撲。

      加之老朱本就生性多疑,對那些異姓武將始終心存戒備,生怕他們功高震主、起兵作亂。

      于是,他才決定分封自己的兒子們前往各地,接管地方兵權。

      一來可以收回異姓武將的兵權,加固中央集權,剪除潛在禍患;二來,讓朱家自己人鎮守邊疆、治理地方,總歸比異姓臣子更為可靠,不用擔心他們勾結外敵、背叛朝廷。

      而事實也證明,老朱的這一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分封藩王確實成功解決了開國初期兵權旁落的隱患,徹底穩固了國本,讓中央集權得到了極大的加強,那些驕橫的武將沒了兵權,也漸漸收斂了氣焰,不再敢肆意妄為。

      否則,以大明開國武將們的性子,日后難免會生出諸多事端,給老朱、給大明帶來無盡的禍患。

      是以,老朱在當時選擇分封藩王,乃是利大于弊的最優解,并非他不明事理,而是形勢所迫、無可奈何。

      而任何政策都無法一成不變地適應所有時代,隨著大明江山逐漸穩固,分封藩王的政策也漸漸從當初的利大于弊,轉變為如今的弊大于利……

      這般一想,朱允熥心中不由得生出幾分汗顏。

      前世的自己,總是習慣性地以上帝視角去評判歷史人物的決策,卻忽略了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現實困境,這般想來,終究是自己太過淺薄、短視了。

      眼神變幻流轉了片刻,朱允熥深吸一口氣,目光變得堅定起來,對著朱元璋重重點頭:“孫兒明白了,多謝皇爺爺悉心點醒,孫兒受益匪淺!”

      朱元璋其實一直暗中留意著朱允熥的神情變化,此刻見他眼神清明、神色堅定,又聽到他這般誠懇的回答,臉上不由得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好小子,沒讓咱失望!”

      “嘿嘿,孫兒自然不能讓皇爺爺失望!”朱允熥咧嘴一笑,語氣帶著幾分爽朗與篤定,“現在不會,將來也絕不會。至于幾位王叔的事,皇爺爺也不必太過為難糾結。將來之事,便交由將來去評判。無論最終會發生什么,都是歷史的選擇,屆時自會有最合適的處理方式!”

      他心中卻在暗自嘀咕: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必須加快步伐積蓄實力,做好萬全準備,迎接朱棣即將到來的“靖難之役”。

      這一世,他絕不會重蹈前世朱允炆的覆轍,一定要守住大明的江山社稷,守住皇爺爺留下的基業!

      朱元璋自然無從知曉朱允熥心中這些深沉的盤算,見他態度端正、辭懇切,便滿意地點了點頭,顯然對他的回答極為認可。

      殿內的炭火依舊噼啪作響,暖意融融,君臣祖孫二人相對而立,氣氛和諧。

      _l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