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開局請朱元璋退位朱允炆人麻了 > 第46章 朱允熥:本王被算計了?

      第46章 朱允熥:本王被算計了?

      想到這里,朱允熥難得地蹙緊了眉頭,陷入了兩難之中。

      許久之后,朱允熥才緩緩舒展開眉頭,苦笑著搖了搖頭:“罷了,此事也急不得,還是先等光羽他們打探到的消息回來,再根據具體情況做決定吧!”

      又過了約莫半個時辰,出去打探消息的光羽與風塵兩人,幾乎是同時趕回了吳王府。

      光羽率先躬身稟報:“啟稟殿下,正如殿下所料,楊靖那老大人果然已經下場了!近幾日,他頻繁出入東宮與獻王府,似乎在與先太子妃呂氏和獻王朱允熥商議著什么要事。此事并未刻意隱瞞,東宮與獻王府的不少內侍,都親眼見到過楊靖出入的身影。”

      緊接著,風塵也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補充道:“而且,就在今日傍晚時分,各部官員都已點卯下衙之后,兵部侍郎齊泰卻又折返五軍都督府,向都督府的官員詢問了許多關于軍中事務的細節,隨后又返回兵部衙門,連夜翻閱了許多往年的卷宗,看樣子似乎是在查找、搜集什么關鍵證據。”

      “啪!”

      朱允熥猛地一拍桌案,重重吐出一口濁氣,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冷笑:“果然被本王猜中了!他們還真就打算走這一步棋啊!”

      說罷,朱允熥又忽然輕笑一聲,眼神中滿是了然與從容:“幸虧本王足夠謹慎,提前預判到了他們的想法。既然已經提前知曉了他們的謀劃,那自然不能讓他們如愿得逞!”

      話音落下,朱允熥朝著光羽與風塵招了招手,示意兩人靠近些,隨后壓低聲音,在他們耳邊低語了許久,細細交代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兩人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表示已經完全明白殿下的用意,隨后便再次躬身行禮,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吳王府,按照朱允熥的吩咐去執行任務了。

      心中已然有了周全應對之策的朱允熥,在平復了思緒后,便轉身回房休息,沒有再繼續糾結此事——未知的危機才最令人恐懼,而已知且已有完善預案的危機,根本算不得什么。

      “先讓子彈飛一會兒,不急……”

      ……

      翌日清晨,朱允熥依舊按照往日的慣例,早早入宮,親自為皇爺爺朱元璋準備早餐。

      今天準備的是燒餅與鴨血粉絲湯,這兩道都是朱元璋平日里最愛的吃食。

      飯桌上,朱元璋足足喝了兩大碗鴨血粉絲湯,還吃了五六個巴掌大小的燒餅。

      若不是朱允熥在一旁勸說“早餐不宜過量”,朱元璋怕是還能再多吃幾個。

      意猶未盡地用手帕擦了擦手,朱元璋看向坐在對面的朱允熥,隨口問道:“你那燒制琉璃的事情,進展得怎么樣了?窯子建好了嗎?”

      朱允熥連忙放下手中的筷子,恭敬地回應道:“回皇爺爺,燒制琉璃所用的窯子已經在城郊建好,眼下只需再等幾日,待所需的材料盡數運到,便可開工燒制了。”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也沒有再繼續追問琉璃的事情,轉而拿起茶杯,慢悠悠地品起了茶。

      反倒是朱允熥主動開口,詢問起了前線戰事:“皇爺爺,魏國公徐輝祖與涼國公藍玉,率軍出征已有兩個多月了,不知前線的戰事,如今還沒有解決嗎?”

      朱元璋聞,停下了手中喝茶的動作,抬眼看向朱允熥,眼中帶著幾分詫異,開口問道:“你今日怎么突然關心起前線的戰事了?。”

      朱允熥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語氣誠懇地說道:“孫兒是擔心那嘎呼爾太過狡猾,會讓我大明的軍隊子弟多受些苦難。孫兒想著,若是能早點結束這場戰爭,讓將士們凱旋班師,也能少些傷亡,讓他們早日與家人團聚。”

      “哈哈!”朱元璋聞,當即爽朗地大笑起來,伸出手指著朱允熥,臉上滿是玩味的神色,“你這小子,說的這番話,你自己信嗎?”

      “孫兒自然是信的!”朱允熥立刻收起笑容,一臉正色地說道,“孫兒對大明將士滿懷敬佩,心中更是心懷慈悲,絕無半分胡亂語!”

      朱元璋看著他一本正經的模樣,不由無奈地搖了搖頭,但思索片刻后,還是開口說起了前線的情況:“此次北伐,前期的進展確實不太順利,果然如咱之前所預料的那般——大軍長途奔襲幾千里,好不容易抵達戰場,那嘎呼爾卻早已帶著部眾退回了漠北,使得我軍一下子失去了追擊的目標。”

      朱允熥聽到這里,面色微微一變——若是敵軍主力遁入漠北,明軍長途奔襲之下,糧草補給必然困難,屆時很容易陷入被動。

      似乎是看出了朱允熥的擔憂,朱元璋話語一轉,語氣中帶著幾分贊許說道:

      “但這次多虧了咱派了藍玉去前線壓陣!藍玉抵達甘肅后,一得知嘎呼爾已經退往漠北深處的消息,當即當機立斷,親自率領精銳部隊追擊了五百多里,最終在石嘴山一帶,成功追上了嘎呼爾留下的留后壓陣防備軍。”

      “雙方在石嘴山展開了一場激戰,最終敵軍潰敗而逃。此役,我軍殲滅敵軍三千余人,還俘虜了一千余人。在對俘虜進行審問,得知了嘎呼爾主力的去向后,藍玉卻沒有繼續追擊,反而直接帶兵退回了甘肅!”

      “啊?”原本還在期待藍玉能乘勝追擊、直搗黃龍的朱允熥,聽到這里不由愣住了,臉上滿是詫異——按照藍玉以往的性子,怎么會輕易放棄追擊的機會?

      朱元璋見他這副模樣,也難得地咧了咧嘴,語氣中帶著幾分贊嘆解釋道:“所以咱才說,多虧了派藍玉去壓陣!這老小子雖說平日里行事莽撞,可一上了戰場,那就是天生的主帥,總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最正確的抉擇。”

      “他在殲滅嘎呼爾的壓陣部隊后,并沒有被一時的勝利沖昏頭腦,反而憑著自己幾十年帶兵積累的經驗,還有對戰場局勢的敏銳判斷,察覺到了不對勁——那嘎呼爾退得太干脆,反而像是故意留下誘餌。于是他當機立斷,帶著部隊撤回了甘肅,沒有繼續深入漠北。”

      “果不其然,就在藍玉帶兵退回甘肅沒幾天,嘎呼爾便再次率軍出現,還帶著足足十萬鐵騎,直接撲向了銀川一帶!”

      說到這里,朱元璋語氣唏噓:“差一點,就差那么一點,藍玉就被嘎呼爾包了餃子!若是當時他真的追進漠北,恐怕會被嘎呼爾的主力困在黃河以北。那里無險可守,再加上藍玉帶的多是先鋒輕騎,兵力不足,一旦被圍,很可能會被嘎呼爾全殲!”

      “幸虧藍玉機敏,提前察覺了不對勁,及時退出了對方設下的包圍圈,才沒讓嘎呼爾的算計得逞。”

      “而嘎呼爾見自己的計謀失敗,還折損了留后壓陣的部隊,頓時氣急敗壞,索性再次率兵南下,在邊境一帶大肆劫掠,試圖激怒我軍。可他沒想到,藍玉要的就是這個結果——藍玉當即整合大軍,親自率領八萬騎兵主動迎敵,誓要將這股敵軍徹底擊潰。”

      “之后,雙方在銀川一帶展開了近一個月的激戰與對峙,期間各有勝負,但總體來看,還是藍玉率領的明軍贏多輸少,始終占據著戰場主動權。”

      “再后來,你之前讓人送去的第一批燧發槍和復合弓,順利送到了前線。有了這些新式武器的助力,藍玉徹底放開了手腳,直接對嘎呼爾的主力發起了總攻,一舉擊潰了敵軍,光是殲滅的敵人就有兩萬有余。嘎呼爾沒辦法,只能帶著殘部倉皇遁逃,一路退回了漠北深處。”

      “如今,藍玉已經上書朝廷,請求繼續率兵追擊,誓要斬下嘎呼爾的狗頭,為大明永絕邊境之患!”

      說罷,朱元璋看向一旁聽得心馳神往、眼神中滿是向往的朱允熥,不由好笑地問道:“怎么?聽著覺得熱血沸騰,向往戰場了?難不成,你也想跟著去帶兵出征?”

      朱允熥下意識地就想點頭說“想”——畢竟他可是得到過《兵法全解》的人,對自己的軍事能力多少有些把握,心中也確實藏著幾分馳騁沙場的向往。

      可話剛到嘴邊,他便猛地反應過來,硬生生咽了回去,隨即連連搖頭,語氣誠懇地說道:“孫兒不想。孫兒知道,戰爭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手段,帶兵打仗的目的,也只是為了打服敵人、消滅那些制造混亂的人。而這一切的最終目標,終究是為了實現邊疆的安穩,用大明的威嚴震懾周邊諸國,從而保障朝廷的長治久安,讓百姓能安居樂業。”

      朱元璋深深看了朱允熥一眼——他豈會看不出這小子眼底深處的渴望?

      可這小子能在關鍵時刻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說出這番通透的話,已然超出了他的預期。

      朱元璋不由笑了笑,語氣中滿是欣慰:“說得不錯,這番話,咱很滿意!”

      朱允熥立刻露出一副笑嘻嘻的模樣,心中卻悄悄松了口氣——還好自己反應快,沒順著話頭說漏嘴,不然說不定會被皇爺爺誤會自己急功近利。

      朱元璋看著他這副模樣,不由啞然失笑,隨即又問道:“那你從這次藍玉出征的事情里,學到了什么?”

      朱允熥仔細思索了片刻,隨即正色回答:“孫兒學到的是,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不能被一時的勝利沖昏頭腦,更不能因為得意而忘形,不顧一切地悶頭向前沖。必須時刻保持自省,讓自己的頭腦始終清醒,唯有如此,才能在復雜的局勢中做出最精確的判斷,避免落入敵人的陷阱。”

      “善!”朱元璋聽完,老懷大慰,重重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說得好!你這是真正領悟到了行軍打仗,乃至為人處世的精髓!”

      “藍玉這家伙,雖說平日里張揚跋扈,可一旦上了戰場,那股子沉穩與敏銳,卻是旁人比不了的。你往后要多跟他學學這一點,對你的將來,會大有裨益。”

      “孫兒領命!”朱允熥當即恭恭敬敬地躬身應下,心中那根從昨晚就一直緊繃著的弦,也終于松了些許。

      起碼從皇爺爺這番話來看,經此一戰,藍玉的價值再次凸顯,皇爺爺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動對藍玉不利的心思了。

      而且,藍玉這次雖說只是副帥,可從皇爺爺的敘述里,全程都在夸贊藍玉的功績,幾乎沒提到主帥徐輝祖的名字——這足以說明,在此次北伐中,藍玉的表現遠比徐輝祖亮眼。

      想到這里,朱允熥忍不住多問了一句:“皇爺爺,那藍玉在前線,沒與徐輝祖起什么沖突吧?畢竟兩人一個是主帥,一個是副帥,性子又都不算溫和……”

      朱元璋仿佛早就料到他會問這個問題,當即笑著解釋道:“一開始,沖突自然是有的。副將與主將不和,這在軍中本就是常有的事,這次也不例外——藍玉覺得徐輝祖太過保守,徐輝祖又覺得藍玉太過冒進,兩人一開始確實鬧了些不愉快。”

      “可徐輝祖雖說年輕,卻很有分寸。他心里或許看不慣藍玉的行事風格,可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對付嘎呼爾這件事上,確實沒有藍玉那般有經驗、有手段。所以在意識到自己無法有效指揮大軍破敵后,他當即當機立斷,主動將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藍玉,讓藍玉擔任軍中最高指揮官,自己則退居二線,負責統籌糧草補給與后方穩固。也正因如此,他在此次北伐中,同樣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說著,朱元璋還不由自主地開始教導朱允熥:“你可別覺得徐輝祖這是軟弱、好欺負。恰恰相反,他能做到這一步,說明他是個有底線、有自知之明,且極為聰明堅毅的將領。這次他在對付嘎呼爾的戰場上,或許沒有太過亮眼的表現,可單是‘愿意主動將指揮權交給更有能力的人’這一點,就足說明他的格局——能做到這一點,他已經是最合格的將領。”

      “更何況,徐輝祖還年輕,往后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假以時日,他必定能成為我大明的棟梁柱石,為咱們朱家的江山,保駕護航。”

      “有徐輝祖在,起碼能保我大明邊疆幾十年安穩無憂!”

      這番評價,不可謂不高,甚至可以說是“逆天”了。

      可朱允熥在微微驚訝過后,便十分認同地點了點頭——以徐輝祖的品性與能力,確實擔得起這樣的稱贊。

      朱元璋見朱允熥不僅沒有反駁,反而一臉認同,倒是有些意外——他原本還以為,這小子會因為親近藍玉,而對徐輝祖有所偏見。

      思索片刻后,朱元璋忽然話鋒一轉,語氣鄭重地對朱允熥說道:“所以啊,徐輝祖,將來會是你的左膀右臂。你往后要多對他施以恩惠,好好拉攏他,讓他真心實意地忠誠于你,為你所用。”

      朱允熥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臉上的笑容瞬間綻放開來,他當即起身,對著朱元璋恭恭敬敬地拱手,用洪亮的聲音回應道:“孫兒領命!”

      那聲音之大,連武英殿外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此刻剛走到殿外,正準備進來向朱元璋請安的朱允炆,被這突如其來的洪亮聲音嚇了一跳。

      他站在殿門口,心中滿是疑惑——不知皇爺爺又給朱允熥下達了什么讓他如此興奮的任務?

      而殿內,朱元璋與朱允熥對視一眼,兩人都沒有再多說什么,可彼此眼中的默契已經不而喻。

      _l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