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開局請朱元璋退位朱允炆人麻了 > 第45章 呂氏的底牌!

      第45章 呂氏的底牌!

      唯有方孝孺還算鎮定,他平靜地看向呂氏,拱手行禮后,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沒有絲毫隱瞞。

      呂氏先是狠狠瞪了朱允炆、齊泰與黃子澄一眼,隨即耐著性子聽完了方孝孺的陳述。

      方孝孺話音剛落,呂氏也緩緩皺起了眉——仔細想想,幾人的操作其實并沒有太大問題,真正的問題,出在朱允熥身上……

      果然,方孝孺頓了頓,也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回稟娘娘,此次計劃失敗,并非我們不盡力,實在是吳王朱允熥太過狡猾,燕王朱棣又太過老辣。他們完全不按我們的算計行事,不僅沒鉆進我們設下的圈套,反而反過來將了我們一軍,才讓此次計謀徹底落空。”

      “對對對!確實是非戰之罪!”

      齊泰與黃子澄連忙點頭附和,臉上滿是急切——這真的不是他們的錯,誰能想到對方根本不上套啊!

      他們已經把所有事實都擺在了朱允熥面前,可朱允熥卻像只老烏龜一樣,明明知道朱棣心懷不軌、沒安好心,卻依舊能咬牙忍下來,還愿意跟朱棣這等豺狼為伍、與虎謀皮,繼續維持著叔慈侄孝的假象。

      可即便知道那是假象,他們也無能為力。

      因為經過這次互相揭底,朱棣與朱允炆徹底撕破了臉皮,連彼此的信件都敢送給敵人。

      這不僅葬送了雙方未來合作的可能,還讓朱允熥抓住了反擊的機會,反過來給了他們沉重一擊。

      計劃之所以失敗,真的不是他們最初設想的那樣,更不是他們的錯!

      只能說,是老天不站在他們這邊,再加上朱允熥實在太過老奸巨猾。

      “哼!”呂氏輕哼一聲,眼神冰冷地掃過齊泰與黃子澄,“非戰之罪?那你們在謀劃之前,為何沒有考慮到這種可能性?”

      “這……這……”齊泰與黃子澄瞬間語塞,連帶著方孝孺也說不出話來。

      是啊,如果這么說的話,他們確實是謀劃不周,棋差一著,最終才落得如此下場。

      他們不僅錯估了朱允熥的狡詐,還低估了他的忍耐力;

      而且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又太過急于求成,徹底得罪了朱棣,失去了最后挽回的余地。

      想到這里,三人的額頭又開始冒冷汗,就連一向鎮定的方孝孺也不例外。

      其實他們自己也很納悶——明明是好好的算計,怎么最后就變成了這副模樣?

      有那么一瞬間,三人甚至開始自我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玩這種陰謀詭計?

      呂氏的眼神冷得像冰,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說到底,不過是你們算計不夠,輸了就是輸了,沒必要找借口。”

      “可你們卻始終不愿意承認錯誤,每次失敗都只會找理由推脫。三位,本宮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娘娘恕罪!臣知錯了,愿意接受懲罰!”齊泰嚇得連忙跪倒在地,聲音都有些發顫。

      黃子澄與方孝孺對視一眼,也無奈地跪了下來,齊聲認罪。

      而一直像只鵪鶉一樣縮在一旁的朱允炆,見狀嘴唇動了動,想替幾位老師求情,可一接觸到自家母妃冰冷的眼神,就瞬間沒了勇氣,只能繼續低著頭。

      一時間,東宮的氣氛降到了冰點,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壓抑。

      過了許久,一聲嘆息突然從屏風后傳來,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緩緩響起:“娘娘息怒。齊郎中、黃侍讀、方經筵此次謀算失敗,其實情有可原,實在是吳王太過狡猾,非人力所能抗衡。”

      此一出,原本跪在地上叩首的齊泰、黃子澄與方孝孺,齊齊抬頭朝屏風后看去。

      只見一位年過花甲、頭發花白的老者,緩緩從屏風后走了出來。

      看清來人的模樣,三人瞳孔驟然一縮——這位竟是刑部尚書楊靖!

      也是如今朝中唯一還堅定站在獻王這邊的尚書級官員,職位最高,權力也最大。

      而楊靖之所以能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依舊堅持支持朱允炆,原因有二:

      一是楊家與呂家乃是世代姻親,本就是同在一艘戰船上,利益相關;

      二是朱允炆的外祖父呂本,當年曾對楊靖有救命之恩與提攜之義,還在臨終前囑托楊靖,要好好照顧呂氏與朱允炆。

      正因如此,無論朝中局勢如何變化,朱允熥的勢力如何強盛,楊靖始終沒有動搖,堅定地站在朱允炆這邊。

      至于他為何會出現在這里,原因也很簡單——呂氏對齊泰、黃子澄與方孝孺三人已經徹底失望了。

      一次次的失敗,讓她明白,再這樣下去,他們遲早會被朱允熥逼到絕境,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

      無奈之下,她只能請出楊靖這張后手,讓他來主持奪儲事宜。

      畢竟齊泰、黃子澄與方孝孺三人,終究還是太年輕了,紙上談兵時頭頭是道,可一旦落到實際執行,就漏洞百出。

      呂氏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才不得不請楊靖出山。

      若不是情況緊急,按照呂本臨終前的交代,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輕易動用楊靖——因為他是他們最后保命的底牌。

      可惜,呂氏已經等不起了。

      于是,楊靖便出現在了這里。

      “參見楊尚書!”作為后輩,齊泰、黃子澄與方孝孺連忙起身行禮,態度恭敬。

      就連朱允炆也急忙上前,伸手攙扶楊靖,語氣親昵:“楊爺爺,您怎么來了?”

      楊靖輕輕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又朝地上跪著的三人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隨后才轉向呂氏,緩緩開口:“娘娘,讓他們起來吧。他們都是殿下的忠臣,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必如此苛責。”

      其實他還有一句話沒說出口:若是這般折辱忠臣,只會寒了人心。

      齊泰、黃子澄與方孝孺三人,雖然有不少缺點,但在同輩人中,已然是佼佼者,是未來朝廷的棟梁之才,不能輕易折辱。

      尤其是方孝孺,更是楊靖最為看重的后輩,他可是天下公認的讀書種子,在文學領域有著深遠影響,僅憑他一人,就能影響大明文壇的風氣,被天下讀書人視為榜樣。

      呂氏自然明白楊靖的心思,也意識到自己剛才確實有些被怒火沖昏了頭腦,連忙開口緩和氣氛:“三位先生快起來吧。本宮并沒有要追究你們罪責的意思,只是希望你們日后行事能更加謹慎,不要再出現這樣的紕漏。”

      說著,呂氏臉上露出一抹苦澀:“因為我們,已經輸不起了。”

      這句話,讓齊泰、黃子澄與方孝孺心中剛剛升起的些許不悅,瞬間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自責。

      是啊,娘娘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才會如此動怒。

      是自己太過無能,一次次辜負了娘娘的期望,才讓局勢走到這一步。

      一瞬間,呂氏用一句話便化解了這場無形的矛盾,既點明了處境的艱難,也讓三人的愧疚之心壓過了不滿。

      楊靖在一旁暗暗點頭,隨即緩緩開口,聲音沉穩有力:“錯了便錯了,過往之事不必再提,從今往后,專心應對眼前的局面即可。”

      聽到這話,齊泰、黃子澄與方孝孺三人這才徹底松了口氣,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

      呂氏也不再糾結過往的失誤,轉而看向楊靖,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與期盼:“楊伯伯,如今局勢對我們越發不利,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行事,才能扳回一局?”

      話音落下,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楊靖身上——此刻的他,已然成了眾人心中唯一的主心骨。

      楊靖緩緩捋了捋白須,眼神驟然變得炯炯有神,語氣篤定:“放心,人無完人,事無絕對,只要細心觀察,終歸能找到對方的漏洞。”

      說著,他陡然轉頭看向齊泰,語速加快,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齊郎中,你立刻派人去徹查涼國公藍玉、鄭國公常茂等人在軍中的軌跡,但凡有違反軍紀的行為,哪怕是細微瑣事,都要一一記錄在案。另外,他們在民間的不法之事,也務必盡數收集,不得遺漏——這些東西,本尚書自有大用!”

      “卑下領命!”齊泰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光亮,瞬間明白了楊靖的意圖,連忙拱手應下,之前的頹喪一掃而空。

      呂氏、黃子澄、方孝孺與朱允炆見狀,心中的不安也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安心——有楊靖出面主持大局,他們似乎又看到了逆轉局勢的希望。

      與此同時,剛回到吳王府的朱允熥,突然沒來由地感到眉心跳動不止,一股難以喻的心悸感涌上心頭,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正在悄然醞釀,即將降臨……

      _l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