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崽子,別忘了是誰將你個沒娘的逆子養大。
朱允熥面露感激之色:“母妃撫養之恩,兒臣銘記在心…兒臣永遠忘不掉幼年時期母妃派遣自己寢宮內的宮女前去照顧我的畫面,一切都是那么的溫馨,仿佛就發生在昨日,歷歷在目啊!”
老妖婆,你別盡往自己身上貼金,撈功勞了。當年是東宮的宮女將我喂養長大,你最多有時間,有心情來看一眼而已,別說得是你一把屎一把尿將我拉扯長大的。
朱允炆疑惑地看了眼莫名其妙的母妃和弟弟。
不知這兩人好好的怎么突然憶往昔起來了?
呂氏則心中一驚,認真地打量著朱允熥:眼前的少年,眼神坦蕩卻藏著鋒芒,語氣恭敬卻帶著疏離,與以往那個見了她就躲、說話都結巴的“膽小鬼”判若兩人。
是真的變了?
還是以前一直在藏拙,騙過了所有人?
呂氏心中的警惕瞬間拉滿,甚至隱隱生出一絲殺意。
這樣一個心思深沉、話術老練的隱患,若是不趁早除掉,將來必成大患!
可她也清楚,如今的朱允熥已非昔日吳下阿蒙,他是朱元璋親封的吳王,還入了文華殿參政,動他便等于打朱元璋的臉,她暫時還沒這個膽子。
不過很快,呂氏便又鎮定下來,朱允熥的底蘊終究還是差了些。
他生母常氏雖留下了常家、藍家的關系,可這小子這些年從未主動經營,藍玉、常茂等人對他也只是“表面支持”,并非真心臣服;
更重要的是,她早已察覺朱元璋對藍玉、常茂等驕兵悍將的不滿——只要這些武將一倒,朱允熥便成了孤家寡人,根本不是朱允炆的對手。
這般想著,呂氏心中的危機感消了大半,語氣依舊溫柔:“你能有這份心,母妃就知足了。說起來,你今日回來,可是有什么事?”
朱允熥也不繞彎子,坦然道:“回母妃,兒臣今日來,是告知母妃與二哥,明日兒臣便要搬離東宮,前往吳王府居住。
另外,二哥如今也封了獻王,按規制,也該擇日搬離東宮,前往獻王府居住了。”
呂氏對此早有預料,只是淡淡點頭:“嗯,你們年紀也大了,確實該有自己的王府,總住在東宮也不是回事。”
可朱允炆的反應卻有些大,臉色微微發白,東宮是他的“避風港”,母親雖嚴厲,卻從不會害他;
可一旦搬去獻王府,凡事都要自己做主,他心里難免有些發怵。
但當著朱允熥的面,他也不好顯露脆弱,只能硬著頭皮冷漠點頭:“知道了。”
朱允熥看出了他的不安,卻也不在意,只是笑笑:“那兒臣便先告辭了,回去收拾些東西,明日一早就搬。”
“等等。”呂氏卻叫住了他,臉上依舊掛著溫柔的笑,“你這孩子,從小在東宮長大,突然搬去王府,母妃也不放心,我從東宮挑了四個手腳伶俐的宮女,再讓御膳房的張廚跟著你。
你吃慣了張廚做的菜,換了人怕你腸胃不適;
宮女們跟著你,也能幫你打理府中瑣事,省得你剛封王,手忙腳亂。”
朱允熥的腳步猛地一頓,背對著呂氏的臉色變換不定——這哪里是“幫襯”,分明是明目張膽地安插探子!
宮女能監視他的行,廚子能打聽他的飲食喜好,甚至能在飯菜里動手腳!
可他不能拒絕——呂氏是以“母親關懷”的名義安排的,一旦拒絕,便是“不孝”,會落人口實,甚至可能被朱元璋誤會他“容不下養母安排的人”。
呂氏這一手,可謂是“以柔克剛”,把他拿捏得死死的。
朱允熥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暗罵,轉身時臉上已堆滿了激動的笑容,甚至還拍了拍手:“那真是太好了!多謝母妃恩寵,兒臣真是受寵若驚!有張廚和宮女們幫忙,兒臣也能少些手忙腳亂了。”
呂氏笑得更溫柔了,眼底卻藏著得意:“你是我的兒子,我自然要為你考慮周全。若是往后府中缺什么,盡管派人來東宮說。”
心中卻早已算定:你若敢對我派去的人不敬,或是想趕走他們,本宮便去御前告你一狀,讓你落個“不孝不義”的名聲!
朱允熥又說了幾句“孝順”的話,便躬身告辭。
剛走出呂氏的寢殿庭院,便見青兒領著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迎面走來——顯然是剛收到呂氏的消息,趕來商議要事。
雙方腳步同時頓住,目光在空中交匯。
朱允熥神色坦然,既沒打招呼,也沒露出敵意,只是微微點頭;
齊泰、黃子澄眼底閃過一絲輕蔑,方孝孺則皺緊了眉頭,神色帶著幾分厭惡。
幾人沉默片刻,便錯身而過,誰也沒開口。
直到朱允熥的背影消失在回廊拐角,齊泰才不經意地扭頭瞥了一眼,對身旁的黃子澄低聲笑道:“看他面色不算好看,想來是在娘娘那里吃了癟。”
黃子澄也跟著笑,語氣帶著幾分嘲諷:“娘娘何等心智,拿捏一個毛頭小子,還不是手到擒來。”
方孝孺則一臉嚴肅,語氣斬釘截鐵:“他若敢對娘娘有半分不敬,或是對娘娘安排的人動手,我定要在陛下面前狠狠參他一本‘不孝之罪’,讓陛下看清他的真面目!”
三人對視一眼,眼中都閃過一絲算計,快步走進了呂氏的寢殿——他們心中都清楚,呂氏召他們來,無非是商議如何給朱允熥設套,讓他犯錯,徹底斷絕他爭奪儲位的可能。
……
而離開東宮的朱允熥,嘴角卻勾起一抹冷笑:“倒是迫不及待啊……剛封王就想著聯手對付我,建文三‘杰’,果然名不虛傳。”
他眼中沒有絲毫懼色,反而透著幾分躍躍欲試——前世的歷史早已證明,這三人不過是“紙上談兵”的庸才,想跟他斗,還嫩了點。
可就在這時,腦海中突然響起系統那道熟悉的機械音,帶著幾分急促的催促:
檢測到敵人已開始密謀針對宿主,神級選擇系統觸發臨時任務!
選項一:主動前往涼國公府,說服藍玉,讓其真正臣服于你,增強自身勢力底蘊。完成獎勵:箭術宗師(永久性技能,精通各類弓箭用法,百步穿楊)、復合弓制造精細圖紙(含材料配比、工藝步驟,可批量制造超越當前時代的強弓)
選項二:無視敵人密謀,放任事態發展,專注于文華殿學習。完成獎勵:黃金一兩、白銀十兩
朱允熥腳步一頓,眼底瞬間閃過一抹亮色!
系統任務來得正好!
收復藍玉本就是他計劃中的重中之重,如今還有“箭術宗師”和“復合弓圖紙”加持,簡直是順風順水!
他幾乎沒有半分猶豫,當即在心中默念:“我選選項一!”
確認選擇的瞬間,他又順勢領取了之前完成“獻面”任務的獎勵——“大師級廚藝”與“精鹽提取法”。
領取“大師級廚藝”時,腦海中瞬間涌入無數菜譜與烹飪技巧:
從宮廷菜的繁復工序,到民間小吃的簡易做法,甚至連火候的掌控、調料的配比、食材的處理都清晰無比,仿佛他已掌勺數十年;
領取“精鹽提取法”時,從海鹽的晾曬、粗鹽的過濾,到用草木灰提純、去除雜質的步驟歷歷在目,甚至連如何改良鹽田、提高產量、防止潮解的細節都一并浮現。
朱允熥心中一陣暢快——有了這些底牌,無論是上交朱元璋,還是增強自身實力,都多了幾分把握!
他哼著后世的小調,腳步輕快地回到自己在東宮的寢宮,簡單收拾了幾件常用的衣物和書籍,又去偏殿洗了個澡,換了一身嶄新的青綢錦袍——畢竟是去見藍玉這位“軍頭”,總得顯得精神些。
一切收拾妥當后,朱允熥便帶著兩名貼身內侍,徑直朝著涼國公府的方向而去。
他很清楚,收服藍玉并非易事,但只要能成功,他便有了真正的“武力后盾”,應對呂氏與建文三杰的算計,也能更有底氣。
……
而此時的東宮內,呂氏、朱允炆與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已圍坐在案幾旁,壓低聲音商議起來——案上攤著一張布局圖,幾人的手指在圖上指指點點,眼神中滿是算計,顯然已開始謀劃針對朱允熥的第一個“圈套”……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