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開局請朱元璋退位朱允炆人麻了 > 第26章 爭議!老朱的變臉速度!

      第26章 爭議!老朱的變臉速度!

      霧雨蒙蒙的天,像極了呂氏此刻的心境,沉得能滴出水來,壓得人喘不過氣。

      她的臉色從未這般難看,鐵青中透著慘白;

      脾氣也從未這般暴戾,連指尖都在因怒火而顫抖。

      眼前能看見的器物,瓷器、玉器、擺件,被她一件件掃落在地,碎裂聲此起彼伏,可這滿室狼藉,卻連她心頭怒火的半分都沒澆滅。

      這怒氣分了好幾股,最盛的那股,自然是沖著朱允熥——那小子又一次大獲全勝,還上演了一出致命反殺。

      明明是絕境,他卻能絕處逢生,最后把局面徹底翻盤,這讓呂氏覺得自己像個跳梁小丑,被他當眾戲耍,顏面掃地。

      可這還不是最讓她惱火的。

      真正戳中她心口的,是朱允炆的儲君之位,如今已是危若累卵,岌岌可危,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隨時都有被踢出局的可能。

      從一開始板上釘釘的既定儲君,到如今朝不保夕的境地,一向自認謀劃周全、胸有成竹的呂氏,怎么可能不怒?

      這怒火里,還裹著化不開的恐懼、不甘,還有滿心的不忿。

      剩下的怒氣,便撒在了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還有她那不成器的兒子朱允炆身上。

      那么好的局面,怎么就被他們攪得一團糟?

      全是這三個人辦事不力,再加上朱允炆的懦弱無能!

      明明行動前把計劃說得天花亂墜,拍著胸脯保證萬無一失,語氣里滿是自信,可計劃一啟動,就徹底垮了,敗得一塌涂地,一次比一次慘。

      非但沒打壓到朱允熥,反而讓他的聲勢越來越盛,勢力越來越大,追隨他的人也越來越多。

      上次是戶部尚書趙勉倒向他,這次更過分,連齊泰的頂頭上司——兵部尚書茹嫦,都成了他的人。

      這一而再、再而三地“送人頭”“送資源”,讓呂氏對這三人,還有自己的兒子,徹底失望透頂!

      更糟的是,己方的損失早已傷筋動骨。

      上次丟了戶部員外郎王沖,還有好幾個戶部嫡系;

      這次齊泰、方孝孺、黃子澄三人,又被降了一級官職,罰了一年俸祿。

      一邊是自家節節敗退、損兵折將,一邊是朱允熥扶搖直上、越來越好。

      這讓一心想讓兒子登上皇位、謀劃了這么多年的呂氏,怎么忍?怎么不怒?怎么甘心?

      東宮的這個早晨,注定平靜不了。

      一眾內侍宮女全都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一個個縮著身子,膽戰心驚,生怕自己成了這位先太子妃的泄憤工具,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最后,還是呂氏最信任、最親近的貼身宮女青兒,硬著頭皮上前勸慰:“娘娘,您可千萬息怒,別為了那逆子傷了自己的身子,那才是得不償失,反倒讓那逆子稱心如意了。如今您更該擺出平靜從容的樣子,穩住人心才行,不然那些支持娘娘和獻王殿下的人知道了,心里怕是會動搖,到時候可就麻煩了!”

      這話堪稱“一語驚醒夢中人”,青兒說得極有水平,瞬間讓沉浸在憤怒里的呂氏回過神來。

      她定了定神,急忙伸手理了理亂糟糟的鬢發,又撫平了裙擺上的褶皺,雙手交疊放在腰間,緩緩昂起頭,臉上重新擺出威嚴的神情:

      “你說得對,連本宮都亂了陣腳,豈不是要影響士氣、動搖軍心?”

      說完,她沉吟片刻,對著明顯松了口氣的青兒吩咐道:

      “事到如今,發怒也沒用了。你幫本宮寫幾封安撫信,發給那些支持允炆的文官武將,讓他們稍安勿躁,別慌了神。”

      頓了頓,她又特意叮囑,“特別是剛投靠過來的魏國公徐輝祖和曹國公李景隆,一定要好好安撫,可別讓他們覺得允炆斗不過那逆子,轉頭就投了別人。”

      “娘娘英明!”青兒連忙順著話頭奉承,這話讓呂氏陰郁的心情稍稍緩和了些。

      可她想了想,忽然又加重語氣補了一句:“尤其是曹國公李景隆,務必盡全力安撫!”

      “啊?”青兒愣了一下,滿臉不解。

      在她看來,魏國公徐輝祖總是冷著一張臉,不愛說話,看著就難相處;

      可曹國公李景隆性子溫和,好說話得很,說什么都點頭答應,明明是曹國公更好拉攏才對,怎么娘娘反倒更看重對他的安撫?

      呂氏眼神幽幽,語氣帶著幾分冷意:

      “此人看著溫和好說話,待人接物都一副平易近人的樣子,可本宮看得明白,他骨子里奸詐得像鬼,而且心思不定,未必是真心實意支持允炆。”

      青兒聽得目瞪口呆,心里忍不住嘆息:夾在這么多精明人中間,真是太難了!

      但她也不敢多問,只能連忙點頭應下。

      臨出發前,青兒猶豫了一下,還是提起了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娘娘,那齊大人、黃大人和方大人那邊……”

      沒想到呂氏反應極大,當即冷哼一聲,語氣里滿是不屑:

      “這三個廢物蠢材,還想讓本宮去安撫?該是他們主動來向本宮請罪才對!”

      “那……殿下呢?”青兒又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聲音壓得更低。

      呂氏橫了她一眼,語氣冰冷:“辦你的差去!少多嘴!”

      青兒打了個冷顫,不敢再問,連忙行禮告退。

      她之所以會問起朱允炆,是因為有朱允熥這個“珠玉”在前,表現得太過耀眼,而自家那位獻王殿下,卻越來越平庸,甚至有些“扶不起”。

      雖然青兒不愿承認,但心底的想法騙不了自己:若是沒有娘娘呂氏在背后全力幫扶,獻王朱允炆根本不是吳王朱允熥的對手,早該被遠遠甩在身后,哪還有資格爭儲?

      盡管她更希望朱允炆能當上皇帝,可有時也忍不住會想:或許吳王朱允熥,才是皇帝的最佳人選。

      沒辦法,吳王的手段、心機、氣魄、遠見、膽識,隨便哪一樣,都把獻王朱允炆遠遠甩在身后,根本不是一個層級的。

      可惜啊……她終究是站在朱允炆這邊的人,朱允熥越厲害,對她來說就越不利。

      所以,佩服歸佩服,青兒想除掉朱允熥的心思,半分都沒減。

      在她看來,既然在手段上贏不了朱允熥,那就只能用“終極絕招”——物理滅殺。

      只要朱允熥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就再也沒人能威脅到自家獻王殿下,娘娘也不會再這么生氣了。

      一路上,青兒的思緒雜亂不堪,可很快便強迫自己收心,專心去辦呂氏交代的差事。

      因為呂氏特意叮囑過要重點安撫李景隆,青兒甚至親自跑了一趟曹國公府,不僅帶去了不少貴重禮物,還說了好些軟話、好話,就為了穩住李景隆。

      而剛剛下朝回來的李景隆,也確實異常好說話,禮物照單全收,還拍著胸脯說了一大堆義正辭、忠肝義膽的話,把自己說得比誰都忠誠。

      可他越是這樣,青兒心里就越不安,忍不住想起呂氏剛才對李景隆的評價——看似好說話,實則奸詐似鬼。

      但青兒也沒別的辦法,只能深吸一口氣,又客套了幾句,便告辭離去。

      看著青兒走遠的背影,李景隆臉上的笑容緩緩收斂,眼神幽幽地盯著滿屋子的禮物,嘴里喃喃自語:“這樣……會不會不太好?”

      可隨即又咧嘴笑了一聲,自我安慰道:“是她們非要送的,又不是我搶的,我也是‘迫不得已’才收下的嘛!”

      可這笑容沒維持多久,他就笑不出來了,突然想起一個關鍵問題:吳王朱允熥,到底知不知道那封信是他暗中送的?

      要是不知道……李景隆簡直想哭!

      要是放在今日早朝前,李景隆頂多覺得有些遺憾,再在心里罵朱允熥一句“蠢貨”,也不會有太大的后悔。

      可今日早朝上,朱允熥的表現太超乎他的預料了——那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反殺場面,他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朱允熥當時那副“一切盡在掌握”的樣子,任你狂風驟雨,我自巋然不動,等你以為勝券在握時,他再突然拋出絕殺,那種氣魄和手段,讓李景隆大為震撼。

      這種水平的謀略和膽識,就算是在先太子朱標身上,他也沒見過——當然,那是因為朱標根本不需要用這種手段。

      這讓李景隆心里有了一個強烈的預感:這儲君之位,最后必定是朱允熥的!

      可壞就壞在這里:要是朱允熥不知道那封信是他送的,那他之前做的鋪墊,豈不是全白費了?

      難道他真要跟朱允炆一條道走到黑?

      那可不行!

      李景隆用力搖了搖腦袋,把這個危險的想法甩出去,開始絞盡腦汁地想:怎么才能讓朱允熥知道,那封關鍵的信是他暗中送的?

      一來是為以后投誠做鋪墊,二來,他也想讓朱允熥記自己一功——畢竟,李景隆覺得,朱允熥這次能贏,多半是靠了他那封信的功勞。

      于是,李景隆坐在那里,開始苦苦思索起來,滿腦子都是“如何讓朱允熥知道信是自己送的”。

      至于剛才對呂氏表的那些忠心?

      不過是隨便說說罷了,誰還能當真啊?

      ……

      隨著早朝結束,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一切,在朝野上下繼續發酵,而且愈演愈烈,幾乎成了所有人議論的焦點。

      眼下的局勢,大致能分成三派:第一派,是那些原本就支持朱允炆,而且已經得罪了朱允熥、沒機會改投門庭的人,他們只能硬著頭皮堅守陣地,沒有退路。

      第二派,是原本支持朱允炆,但之前沒和朱允熥結下仇怨的人,此刻已經開始悄悄偏向朱允熥,暗中觀察風向,隨時準備倒戈。

      第三派,是原本的中立派。經過朱允熥幾次大獲全勝,他們也逐漸開始向朱允熥靠攏。

      沒辦法,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吳王朱允熥更優秀、更有潛力,而獻王朱允炆的表現實在太一般了。

      之前他們保持中立,是不想過早站隊,怕站錯了隊惹禍上身;

      可如今局勢越來越明朗,眼看就能看到結局了,他們自然要主動站隊——畢竟,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早點投靠贏家,才能為自己和家族謀取更大的利益,這也是人之常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