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開局請朱元璋退位朱允炆人麻了 > 第24章 朱允熥:本王要謀反本王怎么不知道?

      第24章 朱允熥:本王要謀反本王怎么不知道?

      他一邊自己寫彈劾奏章,一邊派人去聯絡朱允炆一黨的官員,讓他們聯名上書——他要的不是簡單的彈劾,而是一舉打垮朱允熥,讓朱允熥再也無法翻身,灰溜溜地滾出朝堂,絕不給朱元璋心慈手軟的機會。

      ……

      戶部尚書趙勉本已準備歇息了。

      最近這段時間,他精神一直不太好,還沒從上次的驚嚇中緩過來,每天都睡得很早。

      可當風塵叩響府門,說是奉吳王之命送來書信時,趙勉就知道,自己今晚別想睡了。

      果然,等他接過朱允熥的親筆信,拆開一看,便立刻走進書房,眉頭緊鎖地沉思起來,燭火一直燃到天明。

      兵部尚書茹嫦的府邸里,他接到書信時也有些意外——他與吳王朱允熥的交集并不算深,沒想到朱允熥會突然給自己寫信。

      可等他讀完信,眼神瞬間變得凝重,也陷入了久久的思索,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直到窗外泛起魚肚白,才停下動作。

      魏國公府內,徐輝祖睡前走到窗邊,看著外面淅淅瀝瀝的雨絲和濃得化不開的夜色,不由得輕輕嘆了口氣,低聲道:“風雨欲來風滿樓啊……”

      榻上的妻子聽到他的嘆息,剛想開口詢問,徐輝祖卻已經吹滅了燭火,板板正正地躺到床上,閉上了雙眼。

      妻子到嘴邊的話只能咽回去,雖有些無語,卻也知道他的性子,便不再多問,默默睡了過去。

      只是,閉上眼的徐輝祖,卻始終沒有睡著,腦海里反復思索著東宮宴席上的種種細節。

      曹國公府中,李景隆剛與嬌妻美妾歡愉過后,卻陷入了“賢者時間”的煩躁——他毫無睡意,只能獨自來到書房,對著墻上的字畫發呆,試圖打發時間。

      可目光卻總是不自覺地飄向窗外的細雨,心里像被壓了一塊大石頭,沉甸甸的。

      他不知道,朱允熥是否看懂了那封信里的暗示,又是否猜到了是自己寫的?

      其實,李景隆雖然把信寫得隱秘,送信的方式也格外詭異,但他的本意,還是想讓朱允熥知道這是他所為——他想讓朱允熥記自己一份人情,為將來留條后路。

      只有這樣,他的“兩頭下注”才算真正成功。

      可直到現在,他也沒等來朱允熥的任何回應,這讓他心里越發忐忑。

      他不是擔心朱允熥的安危,而是擔心朱允熥沒看懂信里的意思,更沒猜到是自己偷偷傳的信。

      若是這樣,那他之前做的一切,豈不是都白費了?

      李景隆越想越懊悔,忍不住在心里暗罵自己:當初怎么就把信寫得那么隱晦,連吳王都沒看懂!

      他重重地嘆了口氣,這一夜,終究是睜著眼睛到了天亮。

      ……

      皇宮,奉安殿內。

      金陵城里發生的一切,都逃不過朱元璋的眼睛。

      此刻,他正坐在龍椅上,聽著錦衣衛指揮使蔣寰逐一匯報京城的動靜。

      當聽到“李景隆暗中派人給吳王送信”時,朱元璋正端著茶杯喝水,差點沒一口噴出來,他放下茶杯,瞪大眼睛問道:“你說李景隆?他先是去東宮赴宴,答應支持獻王,轉頭就給吳王寫信告密?”

      蔣寰其實也覺得這事荒唐,可事實就是如此,他只能躬身頷首:“回陛下,確實如此。而且……”

      “而且什么?”朱元璋的臉色變得有些古怪,原本嚴肅的神色里多了幾分興味,顯然覺得這件事越來越有意思了,連忙追問道。

      蔣寰咽了口唾沫,語氣帶著幾分無奈:“而且吳王殿下似乎已經猜到是李景隆傳的信了。就在不久前,他派貼身內侍光羽去東宮打探消息,而東宮之中,本就有吳王殿下安插的探子,很快就把‘東宮宴請徐、李二人’的消息傳了回去。之后,吳王殿下便讓另一個內侍風塵,送了兩封書信去戶部尚書趙勉府和兵部尚書茹嫦府。”

      朱元璋:“……”

      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了朱元璋的預料。

      李景隆的選擇讓他哭笑不得,而朱允熥的反應,也讓他有些意外——這小子,比他想象中更敏銳。

      沉默了好一會兒,朱元璋才轉移了話題,問道:“藍玉那群人最近在忙什么?怎么好久沒聽到他們的消息了?”

      蔣寰低頭沉思了片刻,才緩緩開口:“回陛下,涼國公藍玉最近一直住在五軍都督府,很少回府。據探子回報,藍玉似乎是接到了吳王殿下的命令,正在暗中打造什么特殊的秘密武器。”

      “嗯?”蔣寰的話讓朱元璋的眉頭瞬間挑起,一雙虎目緊緊盯著蔣寰,眼神里帶著不滿,“什么叫‘似乎’?錦衣衛的探子,連這點事都查不清楚?”

      蔣寰額頭瞬間冒出冷汗,連忙躬身解釋:“陛下息怒!當初陛下特意吩咐過,不讓臣往軍中滲入太多探子,擔心會影響軍隊的戰斗力。是以,五軍都督府里我們的人手本就不多。再者,藍玉此人十分警惕,他打造武器的那片區域,嚴禁任何人靠近——就算是他的一眾義子,沒有他的命令也不能靠近半步,甚至藍玉本人還親自在那里守著,寸步不離。所以,微臣實在難以查探到,他們具體在打造什么秘密武器。”

      朱元璋微微皺眉,沉默了片刻,又問道:“你能確定,這件事與吳王有關?”

      “能!”蔣寰連忙點頭,語氣肯定,“今日午后,吳王殿下曾與藍玉一同去了五軍都督府的那片區域,兩人在里面待了約莫一個時辰。分別時,吳王殿下還特意叮囑了藍玉許多事,藍玉的態度十分恭敬,連連點頭應下,絕不敢有半分怠慢。”

      聽到這里,朱元璋的神色才稍稍緩和,他擺了擺手,語氣隨意了些:

      “既然是吳王參與的,那便不必多管了。那小子雖然有時候渾了點,但做事還是有分寸的,不至于胡來。”

      蔣寰低著頭,不敢接話。

      可朱元璋話鋒一轉,眼神瞬間變得冷冽,死死盯著蔣寰:“但你給咱盯緊了藍玉!別讓他借著吳王的名義,暗中圖謀不軌。若是出了什么差錯,唯你是問!”

      “臣遵旨!絕不敢有半分懈怠!”蔣寰連忙躬身領命,后背的冷汗已經浸濕了衣袍。

      朱元璋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剛想揮手讓蔣寰退下,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問道:“東宮那邊,是不是要對吳王動手了?”

      蔣寰連忙點頭:“回稟陛下,據東宮的探子回報,兵部郎中齊泰似乎是抓住了吳王殿下的把柄,想借著這個由頭狠狠彈劾一番。情報顯示,他們或許會在明日的早朝上發難。”

      朱元璋聞,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哦?什么把柄,能讓齊泰有這么大的底氣?”

      “這……”蔣寰后背的冷汗又冒了出來,語氣支支吾吾,“根據探子匯總的消息,齊泰準備以‘吳王與藍玉意圖謀反’為說辭,彈劾吳王殿下與涼國公藍玉。”

      朱元璋愣了一下,隨即低低笑出聲來,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有意思,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蔣寰悄悄松了口氣,偷偷抬眼瞥了下朱元璋的神色,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要不要臣派人去提醒一下吳王殿下?也好讓他有個準備。”

      “不必。”朱元璋擺了擺手,眼神幽幽地望向殿外的夜色,語氣帶著幾分深意,“他既然想爭儲君之位,想將來繼承大統,那這些微不足道的困難,就該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解決。”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重了些,“如果連這點小困境都渡不過去,那他也別做什么儲君、皇帝了,老老實實當個親王,守著自己的封地過一輩子,也挺好。”

      蔣寰瞬間明白了朱元璋的心思——這是陛下在考驗吳王殿下啊。

      他當即不再多,躬身應道:“臣明白了。”

      朱元璋揮了揮手,示意蔣寰退下。殿

      內只剩下他一人時,他才朝著窗外咧嘴一笑,語氣帶著幾分期待:“渾小子,你平時不是挺自信的嗎?這次咱倒要看看,你怎么解決這個麻煩。”

      一時間,連朱元璋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等到明日早朝,看看這場“大戲”會如何上演。

      ……

      失眠的人總覺得夜很長,熬夜的人也總覺得時間過得慢。

      可時間從不會因為人的心態而改變,它依舊一分一秒地往前走,直到晨輝穿透云層,灑在金陵城的青磚黛瓦上;

      直到公雞的啼鳴聲此起彼伏,喚醒了沉睡的萬物;

      直到洪武朝的官員們頂著黑眼圈,打著哈欠,匆匆趕往皇宮——今日要上朝了。

      今日是十五,按照洪武朝的慣例,要舉行大朝會。

      所謂大朝會,便是在京的所有官員,無論文武、無論品級,都必須參加的朝會。

      通常只在月初、月中、月末,或是有重大事件發生、有特殊典禮需要慶祝時才會開啟。

      而今天恰逢月中,便按照慣例舉行大朝會。

      奉天殿內,氣氛莊嚴肅穆。

      大太監劉和手持長鞭,高高舉起,隨后重重落下,三聲“啪、啪、啪”的靜鞭聲在殿內回蕩,瞬間壓下了所有細碎的聲響。

      文武百官齊齊整理好朝服,手持芴板,雙膝跪地,朝著龍椅上的朱元璋行三拜九叩之禮,口中整齊地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聲高呼過后,朱元璋才緩緩抬手,聲音洪亮而威嚴:“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百官齊聲應和,起身站立,按照文武分列,整齊地站在殿內兩側。

      接下來,便是例行的政務商議。

      官員們依次出列,匯報地方災情、邊境防務、漕運糧草等事務,朱元璋時而仔細聆聽,時而提出疑問,時而做出決斷,整個過程有條不紊,直到所有亟待商議的政務都處理完畢,朱元璋才揮了揮龍袍的衣袖,開口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他的話音剛落,便有一人從文官隊列中快步走出,躬身道:“陛下,臣有本啟奏!”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此人正是兵部郎中齊泰。

      不少官員當即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目光下意識地瞟向站在皇孫隊列中的朱允熥——如今滿朝文武都有個共識,只要是朱允炆一黨的人站出來奏事,十有八九是沖著吳王朱允熥來的,而且絕不會是什么好事。

      朱允炆站在隊列中,看著自家老師齊泰出列,余光悄悄瞥了眼身旁的朱允熥,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得意的笑意,微微揚起下巴,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樣,仿佛已經看到了朱允熥被彈劾得啞口無、狼狽不堪的場景。

      可朱允熥卻自始至終都面色平靜,仿佛沒看到眾人的目光,也沒察覺到空氣中的暗流涌動,依舊挺直著脊背,眼神淡然如水,宛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

      朱元璋將下方所有人的動作、表情都盡收眼底,心中的期待更甚,他對著齊泰點了點頭,道:“準奏!”

      得到允許,齊泰深吸了一口氣,往前邁了一小步,隨后猛地抬起頭,眼神銳利地看向朱允熥的方向,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氣勢,在奉天殿內厲聲喝道:“臣齊泰,彈劾吳王朱允熥!私通涼國公藍玉,暗中調動軍匠,秘密打造軍械,意圖謀反!”

      “嘩——”這句話如同平地驚雷,瞬間在奉天殿內炸開。

      原本莊嚴肅穆的氣氛瞬間被打破,官員們紛紛交頭接耳,臉上滿是震驚和難以置信的神色,目光在齊泰和朱允熥之間來回切換,議論聲雖小,卻足以讓整個大殿都變得嘈雜起來。

      連朱允熥自己都愣了一下,他下意識地眨了眨眼,在心里暗自琢磨:本王要謀反嗎?這事我怎么不知道?那到底是反,還是不反呢?

      _l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